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

ID:8964809

大小:3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4-13

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走,我们去植树一、教材分析: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一切生机勃勃。身处于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负于这大好的春色?诗歌《走,我们去植树》以明快清新的节奏、具有行动号召力的语言向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

2、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2、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

3、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3、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

4、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

5、“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      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齐读第

6、7段。四、背诵指导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2.指导朗读技巧。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五、总结课文1、齐读课文2、分组背诵课文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六、板书设计:1、走,我们去植树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2.第一朵杏花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7、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

8、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