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

ID:8970205

大小:11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3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二单元练习卷一、选择题(共23小题,46分)1、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中的积极方面主要有()①治学②做人③为政④贵贱有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3、2008年残奥会会徽(右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

2、天;绿色,寓意着大地。三种颜色的三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A.墨子B.韩非子C.荀子D.董仲舒4、“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B.无为而治C.实现仁政D.独尊儒术6、电影《墨

3、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7、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

4、和社会动荡加剧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9、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1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

5、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11、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番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A.《齐民要术》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12、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A.告别了骑士时代 B.文化传

6、播更加便利C.有了地理大发现 D.测风水大行其道13、中医、京剧和中国画都是国粹。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张仲景的《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D、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14、同学们在阅读古代的名人名言时,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会经常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宋词、唐诗、楚辞C、汉赋、唐

7、诗、元曲D、宋词、唐诗、汉赋15、宋代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①章回体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③《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的发展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

8、的拜金主义思想17、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载:“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