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最终版

《西塞山怀古》最终版

ID:8975238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3

《西塞山怀古》最终版_第1页
《西塞山怀古》最终版_第2页
《西塞山怀古》最终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塞山怀古》最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西塞山怀古》教案西塞山怀古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2、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3、理解诗中借古喻今的写法。4、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教学重点: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评讲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作业:1、朗读、背诵《西塞山怀古》(用《陋室铭》导入)2、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学习新课:1、了解作者:课本P38课下注释1。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景介绍、翻译本诗)3、讨论并展示结果。(1)全诗用什

2、么手法来表现主旨?答:借古讽今、寓情于景。(2)“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答:“下”和“收”字用得好。“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一方面是势如破竹的气势,一方面是闻风丧胆的狼狈相。)(3)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答

3、:①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②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一片,写其渺小。)(4)赏析颈联。(承上启下,由历史到现实,具体说明失去人心的结果)触景生情:“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

4、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山形依旧枕寒流”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物外的姿态。“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5)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答:尾联是诗人的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今逢四海为家日”句宕开一笔,以褒奖的口吻赞美当世。通过古今对比,诗人深感大唐二百余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另外,诗人歌颂“四海为家”,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故垒

5、萧萧芦荻秋”句是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33《西塞山怀古》教案4、总结主旨。“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对往事的“伤”是根于当世的忧,伤往事是次,忧当世是主。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

6、,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的局面,但是几代皇帝都宠信宦官,排挤忠臣。藩镇割据愈演愈烈。诗人认为,这种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败,重蹈历史的覆辙。所以“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心叹喟。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迁移创新,巩固练习。1、怀古诗中,诗人

7、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2、一些赏析怀古诗的常识知识。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

8、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3、结合有关诗句,谈谈怀古诗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意象?(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