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ID:8980858

大小: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_第1页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_第2页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_第3页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_第4页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蔡方鹿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种伟大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将为新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和合”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此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相辅相成,发展不仅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建立国际间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合作关系,而且需要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稳定,政通人和,化解矛盾,解决冲突,造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服务于改革开放,保证现代

2、化事业的持续发展。而作为中华人文精神精髓的和合文化则可为此提供一种卓越的思想和可供选择的价值评判标准。可以说,研究、弘扬和推广中华和合文化,对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可使中华和合文化在解决人类的冲突中,走向世界,并使世界认同于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  一、中华和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连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

3、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外理,合指相合、符合。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连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

4、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

5、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4〕认为蓄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给和合以高度重视。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5〕。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把人和视为超过天时、地利的最重要的因素。《易传》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7〕。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

6、荀子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8〕的观点,认为万物化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天下的治理,都是和合的结果。事物不能离“合”而存在。从上可见,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已得以产生和发展。概而言之,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

7、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和合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这表明,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从而提出了和合的概

8、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由此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流传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较能够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质,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人)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来加以概括。秦汉以来,和合概念被普遍运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各家的鲜明特色和个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