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

《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

ID:8983015

大小:11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4

《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_第1页
《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_第2页
《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_第3页
《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_第4页
《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语》智慧与现代社会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托马斯·斯坦利博士的《百万富翁的智慧》运用社会学的方法,通过抽样调查,对733位美国百万富翁成功的30个主要因素做出了概括,其中最重要3项是:1.真诚地对待所有人2.有良好的教养3.与人们和睦相《论语》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正是以培养人的真诚、德性、友善为宗旨。(另外:7.具有很强的领导才能;8.具有很强的竞争精神或人格;10.具有推销自己的思想、产品的能力;13.愿意冒具有合理回报的经济风险;27.有运气;30.以班上的优等生或准优等生毕业)目录:导论:《论语》是重要的儒家经典第一讲《论语》与心理素

2、质的培养第二讲《论语》与价值观念的建构第三讲《论语》与为人指要的确立第四讲《论语》与处世之方的探寻结语:当今为什么要读《论语》?导论:《论语》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祖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论语》是历代的儒家经典(一)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祖师●首创私学,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生徒学在官府,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编定《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创立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春

3、秋战国时期,儒墨显学,后墨学中绝。东汉之后,儒释道三足鼎立,宋开始,释道渐渐衰落。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二)《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形成于战国初期。《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版本,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鲁论语》为鲁国学者所传,《齐论语》为齐国学者所传,《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字(指战国时文字)。据传,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子后世曾把《古论语》及孔子的经典著作藏于夹壁

4、中,后来这些著作包括《古论语》被10发现,其壁称“鲁壁”。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论语》二十篇:《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各篇名即是该篇第一句话的前两个字。(三)《论语》是历代儒家的经典●西汉,《论语》与“五经”并列为太学教科书孔子编定《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其中《乐》经流失。●东汉,《论语》和《孝经》与“五经”

5、合称“七经”《孝经》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可能为其弟子所作。●唐代,《论语》列为“十二经”之一唐文宗开成间石刻十二经,置于太学:《易》、《诗》、《书》、“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汉代儒家在校释儒家经典的过程中缀辑前人的训释成果,递相增益而成,用以解说儒家经义)。●宋代之后,《论语》列为“十三经”之一在十二经中又加入《孟子》。●朱熹编“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礼记》中的两篇。这就成了所谓的“四书”

6、、“五经”《论语》受到历代学者重视,注释本很多。同时在社会各层流传很广。“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北宋政治家赵普留下的故事。赵普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宰相。他出身小吏,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比起一些文臣,学问差多了,也与大宋王朝宰相的职务不太相称。于是,他每天下朝后,闭门谢客,用心读书。这以后人们发现他的学问越来越大,处理政务更加得心应手。人们都佩服赵普的学问,想象赵普家里一定藏书十分丰富。有人前往探听,却发现他书房里空空如也,家里人透露说,其实他读来读去只一部《论语》,还没有读完。因此京城里流传开一句话:赵普靠半部《论语》治天卜。第一讲

7、《论语》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心胸豁达追求快乐●志向高远专心致志●有胆有识有忧有虑(一)心胸豁达追求快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4),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习到的东西,又能经常复习(练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非常快乐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就是君子吗?”●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10(二)志向高远专心致志●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