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交流材料

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交流材料

ID:8985631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交流材料_第1页
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交流材料_第2页
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交流材料_第3页
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交流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仁润心、用爱化人----参加赤水市课堂教学改革暨特色学校建设培训会经验交流材料-------赤水市第三小学赵益华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的独具特色的学习环境、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是陶冶学生品格素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教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师生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着某种教育价值观。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只有以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3、,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等,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一、突出个性,彰显特色1、精神文化的提炼对学校特性发展的解读。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特性发展,如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等,在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中,需要充分体现其特色。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挖掘。通过对学校发展历程、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并结合历任校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层理解,提炼并升华学校精神文化,使其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792、环境文化的设计学校精神

4、文化为核心设计的校园文化识别系统,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与使用。在环境文化的设计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环境文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师生的感受,让师生主动参与并接受。以人为本,内涵发展,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开发人。以教师首创为本。为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每一个有志于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的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被接纳、被信任、被尊重及真诚对待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被肯定和欣赏。把学生培养成

5、具备现代社会应有的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心理品质,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素质的一代新人。二是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要充分融入多物种植物群落,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三是观赏性与功能性统一原则。设计中做到观赏与功能相结合,既要考虑景观的审美要求,又要满足师生的实际用途。3、校园文化的实施校园文化是一校之精髓,由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赋予了思想和生命,都具有育人功能。二、对照反思2013年11月10—13日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小学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到赤水

6、一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暨“丹青赤水、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专项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一小“尚善教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一进校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让你感受到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己创造的文化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留给学生(观察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渗透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和教育性等等。宣传橱窗很有个性,班级文化氛围浓厚。一小是我们小学部的代表,是我们的标杆,是小学部的窗口,是我们“吃财政补贴饭县市”拿得出手的学校,是我们各项检查评比的挡箭牌。当然我们就希望他是最棒的!2012年我校被列为遵义市第二批特色学校建设,领导采取多次调度推进,而我们总是受经

7、济和思想的制约,进度不明显。今天让我深受启发。第一、思想问题,特色学校建设,学校领导是有力推动者。校长先行,教师跟进,家长配合,学生理解,才能保证特色学校建设有效执行。第二,经济问题。以前我们总是奉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79“课堂教学改革”和“特色学校建设”让我深深体会到,必须是“有多少事,找多少钱”。三、我们在行动1、特色理念的提炼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作为闻名世界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象征。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从事教育活动,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所创立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