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

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

ID:898941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4

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_第1页
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_第2页
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3/16作者:于祺明发布时间:2006-03-21关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于祺明科学家与宗教的关系如何,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宗教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而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对宗教的态度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一爱因斯坦并不相信鬼神和拟人化的上帝,这一点应该是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的,因为他清楚地指出:“在人类远远还未成熟以前,……对于生活中危险的恐惧,使得人类想象出种种具有人性的鬼神来,这些鬼神在物理上人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它们有本领使出

2、令人生畏的或者令人欢迎的各种自然力。他们所相信的那些到处支配着他们的想象的鬼神,是他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在头脑里制造出来的,但是它们却被赋有超人的本领。这些鬼神就是上帝这一观念的原始形式。”在《自述》中他又说过,到他12岁时,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他“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至于宗教派别的传统,我只能从历史上和从心理上来考查;它们对于我再没有别的意义”。不过,在一些文章和讲话中,爱因斯坦还是多次提到“宗教”、“宇宙宗教感情”这样的话题。他指出:当我们考查一下各种现存的宗教,它们所共有

3、的是上帝概念的拟人化特征。“一般地说,只有具有非凡天才的个人和具有特别高尚品格的集体,才能大大超出这个水平。但是属于所有这些人的还有第三个宗教经验的阶段,尽管它的纯粹形式是难以找到的;我把它叫做宇宙宗教感情。要向完全没有这种感情的人阐明它是什么,那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因为没有什么拟人化的上帝概念同它相对应。”他说:“我们所能有的最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搀杂着恐怖——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从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

4、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感情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什么是“宇宙宗教感情”?爱因斯坦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这是“第三个宗教经验的阶段”,已经超越了“恐惧宗教”和“道德宗教”两个阶段;是由对“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的那种认识和“感觉到那种只能从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那种感情所构成的。所以,“宇宙宗教感情”的含意,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可认识,“相信世界的本质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

5、础。这种信念是建筑在宗教感情上的”。另一方面,“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二这里,可能产生一个使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既然爱因斯坦不相信鬼神和拟人化的上帝,他的世界观从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宗教,那么他为何还是笃信“宇宙宗教感情”呢?原因之一,是因为爱因斯坦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宗教情结,尤其是对犹太教的特别情怀。英国科学家、哲学家罗素于1927年在“全英非宗教主义”者举行的一次集

6、会上,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演说《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其中谈到:“真正使人信仰上帝的完全不是什么理智的论点。绝大多数人信仰上帝,是因为他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受到这种熏陶,这才是主要原因。”他认为,这正说明了,如精神分析学家所不断强调的:早期接触的事物比起晚期来,对人的思想具有更强大得多的影响。康德就是如此,他在知识方面敢于大胆怀疑,“但在道德方面却盲目地相信他在母亲的膝前学到的道德箴言”。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意识“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关灌输给每一个儿童。因此,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双亲的儿子,

7、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所以,虽然这种信仰在爱因斯坦12岁那年突然中止了,不过,宗教、尤其是犹太教对他的影响,那种虔诚的信仰体验,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至他会说:“甚至在犹太人最古老的宗教经文里,就已浸透了这些社会理想,这些理想强烈地影响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且对大部分人类的社会结构都有良好的影响。”“如果我们从先知者们所建立的犹太教和耶稣基督教所教导出来的基督教中,把所有后来附加上去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传教士所附会上去的那些东西统统除掉,那就留下了能够医治人类社会一切弊病的教义。”原因之二,

8、与爱因斯坦对社会科学的看法有一定的关系。他对自然科学有巨大的探索热情和坚定信念,但是对社会科学却有些认识不足。提到“科学”,他想到的多是自然科学。所以,他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信仰宗教的人,他的志向有这样的特征:受了宗教感化,就是已经尽他的最大可能从自私欲望的镣铐中解放了出来,而全神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