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

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

ID:899703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_第1页
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_第2页
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_第3页
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_第4页
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具体的统计抽样方法一、属性抽样属性抽样是通过确定样本的属性来推断总体的属性。1、属性抽样回答是“是”或“否”,来反映一些属性的存在。它适合于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属性抽样不考虑错误业务的大小或导致的错误大小,只要是背离有效控制的问题,都是同样重要的。3、属性抽样不能确定准确率。因为它的回答只是“是”或“否”,而不是具体的量化数字。二、变量抽样变量抽样是对交易的金额和数量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与预期的有偏差。①变量抽样要考虑以下情况:要求的精确度、标准离差、可接受的风险水平。②变量抽样一般用于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测试。三、发现抽样发现抽样是在既定的可

2、信赖的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之中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当内审师在检查怀疑存在舞弊或重大错误的总体时,就会采用发现抽样技术。这样的总体中可能包括工资表中的假冒员工、重复付款、未经批准运送货物或不存在的贷款抵押物。5四、连续抽样,也称为停-走抽样连续抽样的样本需要在几个阶段中抽取,即,当在第一组样本中没有发现问题时,足以证实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就可以结束测试;如果第一组审查发现有些偏差,则需抽第二组样本检查,直到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控制的有效性为止。1、连续抽样是属性抽样技术的一个分支,用来测试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不是为了查找违纪金

3、额的。2、在预计总体差错率低的情况下(即违反的情况较少时),连续抽样需要的样本量最少。3、连续抽样没有固定的样本量。每组样本抽查后,内审师应该作“停或走”的判断,所以又叫停-走抽样。五、多层次抽样,也称为分层抽样★有时也称分类(型)抽样。多层次抽样是将总体中的抽样单元分成若干个彼此不重叠的层,每个层中的个体都具有共同的属性,然后从这些层分别抽取样本,最后组成样本的全部。例如:为函证应收账款,可以将应收账款账户按应收账款账户金额的重要性分层,分为三层,即账户余额在100,000元以上的,在50,000元到100,000元以内的,50,000元以下的。对应收账

4、款账户余额在100,000元以上的账户进行100%的函证。六、分块抽样★5分块抽样是在抽取样本之前,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块(组),然后选择一块(组)或若干块(组),再从选择的块(组)中随机抽取一定的样本量。比如在某地区对郊区家庭进行调查,以荻得有关观看电视收视习惯的数据时,首先选择郊区区域作为统计样本。在所选区域内,选择整栋楼作为统计样本,并在所选的楼内,再选择家庭作为随机样本。这种样本抽取的技术就是分块抽样。●要注意分层抽样和分块抽样的区别:分层抽样是从每一层中抽取样本。分块抽样是从选取的块(组)中抽取样本。七、货币单位抽样,也称按概率比例大小抽样有的也称金

5、额单位抽样。货币单位抽样实际上是将属性抽样方法和变量抽样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它是以属性抽样为理论基础,但得出的结论却是以货币金额而不是以错误率来表示。优点:①适用于对多记金额或少记金额的数量问题。②适用于一组账户,因为抽样的单位都是货币。适用于应收账款、贷款、投资和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缺点:所要求的样本量比较大。八、每单位均值估计法每单位均值估计法是:首先估计所抽取样本中的个体平均值5,然后乘以总体中的个体数量,从而得到总体的价值。属于变量抽样。九、差额估计法★差额估计法是:首先求出样本的审定值与账面值的平均差额,然后乘以总体中的个体数量,从而推断出总

6、体价值。平均差额=∑(样本实际价格-样本的账面价值)/样本个数总体价值=总体个体数量*样本的平均差额+总体账面值强调:差额估计法应用的前提:(1)已知每个抽样单位的账面值;(2)已知总体的账面值(3)已知总体中的个体数量;(4)有足够的差额,以便求出可靠的、可通过样本估计得到的差额。十、比率估计法★比率估计法是:首先求出样本的总审定值与其总账面值的比率,然后乘以总体的账面值,从而推断出总体价值。比率=∑样本总审定值/总账面账值总体价值=总体账面值*比率强调1:比率估计法应用的前提与差额估计法应用的前提基本上是一样的。强调2:要会区分差额估计法和比率估计法(

7、蓝皮书P251)◆如果预计审定值与账面值的差额随着样本数额成比例变化,则应选择比率估计法;5◆如果被估计值无论大小,预计会出现均匀、相近的错误数,则无论被估计值的大小,均应选择差额估计法。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