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

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

ID:9001978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_第1页
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_第2页
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_第3页
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_第4页
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附中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届经济学拓展阅读资料感动中国的作家(四):顾准新华网(2003-03-2410:23:20)文章来源:《北京娱乐信报》批判大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在他的病已经宣告不治的时候,“连队”领导准备给他摘去“右派”帽子,条件是在一份文字报告中做出“承认错误”的表示,顾准接受了。签完字后他哭了,他对老友吴敬琏说,“这也许能够多少改善一点子女们的处境。”他独立思考的精神远比他的著作更闪光。本期由《新周刊》著名记者李冬莉为我们讲述遥远的顾准。——编者人要有想像力,那千真万确是对的。没有想像力,我们年轻时哪里会革命?还不是庸庸碌碌做一个小市民?不过

2、,当我们经历多一点,年纪大一点,诗意逐步转为散文说理的时候,就得分析分析想像力了。——顾准顾准相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是个冷僻的字眼,上世纪80年代末文化界开始第一轮对顾准的悼念和反思时,我还是一个刚刚10岁打头的小女孩。那时候除了书本,所有的文字,读起来都是畅快淋漓,尽管多数只是看个新鲜,甚至不能说读得懂。印象里,顾准属于读不懂的作家中常提及的名字。让我产生好奇心的是,相比于顾准的作品,作家们谈论更多的却是他这个人。可惜,一个人的好奇心在周围大环境的胁迫下,实在是微不足道。《顾准文存》直到1995年才第一次在内地公开出版,在此之前,我对他的作品内容记忆最深的还是香港版的《从理性主义到

3、经验主义》中的一个标题:一切判断都得自归纳,归纳所得的结论都是相对。顾准离我很遥远,连伤心都找不到出口1995年是我20多年的人生中难得的一个读书年,考上高中以后,碰巧班主任是个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年轻小伙子,对我们并不严厉。我常常早早地到学校,将桌面收拾成一个用心学习的学生临时有事待回状,然后躲在家里看“闲书”。不过,直到1995年,我都没认真去想自己究竟读到的是怎样一个人的作品。当时的我只是一块干涩的海绵,有什么吸什么,尚未具备再生的能力。当时正是喜好西方文学的时候,凡是同西方历史和希腊文化相关的书,见过必读。所以,《顾准文存》中我最先读的是他的《希腊城邦制度》。这是顾准生

4、前的最后两年读希腊史的笔记。我常常为他的一些想法拍案叫绝:他是怎么想到的呢?1974年,顾准临死对五弟陈敏之说他并不怕死,惟一感到遗憾的是对于学术、政治无能为力了。顾准去世时只有59岁,而《希腊城邦制度》的写成不过是他1972年从“五七干校”回来后的两年时间,如果老天爷再多给他一点时间,今天我们所得的价值就绝不止一点。1997年夏天,我终于顺利地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20世纪90年代末,弥漫在大学校园里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同样是经商、出国。读书不过是大家暂时逃避世俗躲开他人的“武器”。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同一天读到朱学勤的《愧对顾准》和摩罗的《耻辱者手记》时因为谈到的顾准而受到的

5、触动。其实顾准离我的生活很遥远,遥远到连伤心都找不到出口。朱学勤的《愧对顾准》中描述了一个细节,说在一次有境外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上,有境外同行问及内地学界,“在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你们有没有可以称得上稍微像样一点的人物?”面对这样一个潜含挑战的问题,一位学界前辈佝偻而起,应声答对:“有,有一位,那就是顾准!”四年大学,最高兴的事是成为摩罗的学生。虽然是老师,但大学四年,与他的沟通并不多,连他的课也是常常逃的,可是他的同样纤细的瘦弱的身材,同样想他人所不想的精神,让我对远去的顾准形象有了更为直接的印象。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勇气和自己尊敬的老师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或者像朱学勤

6、所说的,“我们不敢说‘愧对顾准’,哪怕小声地说一次都不敢,我们这一代恐怕就难以产生自己的顾准。”到了我这里,我甚至不敢说“我们”。“你们当中没人能懂得顾准!”这句话是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戴着宽边眼镜的师兄愤慨地说的,当时有十几个人的小范围的顾准讨论,参加讨论的人来自四面八方,说是讨论其实是从闲聊开始的,不知怎么从顾准精神说到了出国。可能这样太不严肃了,最终导致了他的离席。或者正是这样的冲突才体现了顾准在当代中国继续讨论的意义。血缘父女:一个死不瞑目,一个抱憾终生据说顾准长得很有特点,“他的身材鹤立鸡群,长得像堂·吉诃德骑士一样伶仃瘦长,在大家唯恐不够革命,人人一身破衣烂衫充作‘运动

7、服’为时尚保护色时,他却是身着我国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士绅间颇为流行的背带西装裤。西装背心,再加上那一副玳瑁眼镜,一副爱理不理人的神态。”这副神态的顾准自然对社会充满悲天悯人之心,可上天对他又是何其不公?少年得志的他19岁就出版过一本会计学方面的著作,而记录他思想体系的第一部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才出版自香港,陈敏之为之取名为《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在当年,顾准并不是全国闻名的“大右派”,但是在摘帽之后,重新又被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