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鉴定的甘蓝品种

2015+年国家鉴定的甘蓝品种

ID:9012113

大小:2.18 MB

页数:0页

时间:2018-04-14

2015+年国家鉴定的甘蓝品种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2015+年国家鉴定的甘蓝品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优品种中国蔬菜CHINAVEGETABLES2015(5):92-952015年国家鉴定的甘蓝品种121张扬勇 孙世贤 庄 木1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为1.47,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为高抗枯萎病。圆绿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2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4238.4kg。20142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从定植到收获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4430.5kg。59d(天)左右,比对照希望早熟4d(天),早熟栽培技术

2、要点:华北地区秋季露地栽培,可于性突出。植株开展度约46cm,叶色绿,蜡粉少。7月上中旬播种,整高畦、搭荫棚育苗,注意防雨、叶球近圆形,球色绿,叶球紧实度0.65。球高约遮阴。8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底肥,215.4cm,中心柱长占球高的0.48,单球质量1.13每667m定植4000株左右,缓苗后追肥,注意防kg,耐裂球性中等。田间表现抗病毒病,病情指数治病虫害。10月上中旬可收获上市。可在北京、河北、为1.11。浙江和湖北省(市)适宜地区作早熟秋甘蓝种植。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2苏甘55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3792.0

3、kg。20142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3404.9kg。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秋季露地栽培,可于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从定植到收获7月上中旬播种,整高畦、搭荫棚育苗,注意防雨、66d(天)左右,比对照希望晚熟4d(天)。植株遮阴。8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底肥,开展度约57cm,外叶深绿,蜡粉较多。叶球牛心形,2球色绿,叶球紧实度0.57,耐裂球,球高约18.6每667m定植4000株左右,可适当密植。缓苗后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10月上中旬可收获上市。cm,中心柱长占球高的0.43,单球质量1.41

4、kg。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以防裂球,影响品质。可在北田间表现抗病毒病,病情指数为1.47。京、河北、湖北省(市)适宜地区作早熟秋甘蓝种植。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2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4672.4kg。2014中甘582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4064.1kg。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秋季露地栽培,可于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从定植到收获7月上中旬播种,整高畦、搭荫棚育苗,注意防雨、64d(天)左右,比对照希望晚熟2d(天)。植株遮阴。8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底2开展度约4

5、8cm,外叶深绿,蜡粉较多。叶球圆球形,肥,每667m定植4000株左右,缓苗后追肥,注球形正,球色绿,叶球紧实度0.74。球高约15.1意防治病虫害。10月上中旬可收获上市。可在北京、cm,中心柱长占球高的0.36,商品性好,单球质量山西、辽宁、山东和河南省(市)适宜地区作早熟1.25kg,较耐裂球。田间表现抗病毒病,病情指数秋甘蓝种植。张扬勇,副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电话:010-82108756,嘉兰E-mail:zhangyangyong@caas.cn收稿日期:2015-04-17;接受日期:2015-04-20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6、92—《中国蔬菜》学术论文下载www.cnveg.org中国蔬菜CHINAVEGETABLES新优品种特征特性:中早熟秋甘蓝品种,从定植到收获72d(天)左右,比对照中甘22晚熟1d(天)。76d(天)左右,比对照中甘22晚熟4d(天)。植植株开展度约57cm,生长势较强,叶色灰绿,蜡株开展度约57cm,生长势较强,叶色绿,蜡粉中等。粉多。叶球近圆形,球色绿,叶球紧实度0.72。球叶球近圆形,叶球紧实度0.67。球高约16.3cm,高15.9cm,中心柱长占球高的0.41,单球质量1.68中心柱长占球高的0.43,单球质量1.69kg,耐裂球kg,耐裂球

7、性较好。田间表现抗病毒病,病情指数性好。田间表现抗病毒病,病情指数为0.99。为0.41。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22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5216.0kg,比对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5098.7kg,比对照中甘22增产7.22%。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照中甘22增产4.8%。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22均每667m产量4929.7kg,比对照中甘22减产每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