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

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

ID:9027945

大小:865.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_第1页
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_第2页
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_第3页
资源描述:

《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4期茶叶通讯Vol.40,No.4第42013年12月期TEACOMMUNICATIONDecember,2013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胡圣满(湖南澧县农业局·澧县·415500)湖南澧县古称澧州(公元555年置为澧州)澧字音同“李”,史书上首见于《水经注》《禹贡》,尔后见之于屈原的《离骚》之“沅有芷兮澧有兰”,“遗余褋兮澧浦”。澧州自古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唐代诗人李群玉就是最杰出的一位代表。李群玉(807~858年),字文山,生于澧州东溪七里庄,23岁时迁居澧州治所附近的仙眠洲。生性旷达,专以吟咏自适,不乐仕进。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殿中附马杜悰外任澧州刺史,堂弟杜牧(803

2、~852年)南游来到澧州,看望堂兄杜悰,结识了其幕僚李昌古(后创立了文山书院)及隐居诗人李群玉。在杜牧及亲人的反复劝说下,李群玉踏上了赴举之路,大和二年(828年)正月,李群玉制举考试落第,他先是“蛰居”,“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继而“漫游”,足迹遍及江表、荆州、巴蜀以及粤桂,途中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诗和山水诗,“诗笔遒丽,文体丰妍”。会昌四年(844年),已38岁的他入裴休幕帐,并写下《长沙陪裴大夫夜宴》《长沙春望涔阳故人》等诗章。大中八年(854年)夏天,李群玉在杜牧的关照下,受宰相裴休,名臣令狐綯等的举荐,向唐宣宗献诗三百首,在《进诗表》中自称:“臣所贡前件歌诗,以居住沅湘,宗师屈宋,

3、枫江兰浦…”。唐宣宗制曰:“李群玉放怀丘壑,呤咏情性,孤云无心,浮磬有韵。吐妍同于丽则,动清神于风骚。冥鸿不归,羽翰自逸;雾豹远迹,文彩亦奇,信不试而逾精,能久幽而自乐,念其求志,可以言诗,用示絷维,俾之刊校,可守弘文馆校书郎。”诏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职南归。大中十二年(858年),李群玉投洪井而死。光化三年(900年),唐昭宗诏准著名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同代著名诗人周朴称赞说:“群玉诗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另一著名诗人李频也说他是“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全唐诗》录李群玉诗263余首。李群玉的诗歌更多地是为湖湘风情而歌,并将晚唐时的茶农、钓叟、

4、药翁、歌妓、舞女、乐工、道士、炼师、隐者、方丈、员外及达官贵人一一揽入他的诗句诗韵中,让人们从中体味到诗人关于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徬徨,晚唐走向衰败没落的背影。李群玉对湖湘茶叶充满了爱意和激情,先后多次在诗中提及,描写湘茶与湘瓷有关的诗就有五首:其一为《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龙山人即李群玉在龙山县的族侄,曾在南岳衡山出家隐居,当时南岳最大

5、的五峰之一石廪峰,出产一种名茶,形似砖茶为方茶,形似拳头为团茶。送茶者自称此茶是每年春天的清晨凌露而采,只采嫩芽,加工成硅壁一样,香气浓郁,碶成粉末,色泽金黄,轻嫩如花。在红炉上架起锅鼎,炉下燃烧的精选经过霜打的树枝,取来山中的清泉井水,随着水温的升高,锅边起鱼眼泡时,满鼎茶汤开始变色,茶叶就漂在水面上。值更的和尚道士们每到四到五更时,昏昏欲睡,双眼就像蒙上了纱布,一壶石廪茶就能赶走睡意,隔开尘世烦拏,使人头脑清新,精神振奋,与当时的名茶顾渚紫笋茶和方山团茶相比,谁能说其差?相续喝上几杯,仔细来品味,只有摇动双膝,为其没有象顾渚和方山驰名而惋惜。作者在诗中说明了送茶者的身份,茶叶的名称、产地

6、,采摘的季节和时间,鲜叶的嫩度,加工后形状、香味,煎煮前的预处理,选用的燃料,精选的井水,及水温逐步升高小沸至大收稿日期:2012-11-27修改稿收到日期:2013-09-2348茶叶通讯第40卷沸,汤色变化的过程都观察入微,生动准确,令人拍案叫绝。并说其提精醒神的功力十分强大,味比顾渚与方山茶不相上下。可见诗人对湘茶的喜爱,充分说明了作者对茶艺、茶技的精通,是品茶的高手。或许石廪茶就是现今湖南砖茶黑茶的始祖,或是南岳云雾的前身,只不过改变了其加工工艺罢了。让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步入诗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据《南岳志》载:大中六年(852年)冬,裴休聘请李群玉入幕,两人来到南岳,广泛接触社会,接

7、触茶农,裴休奏报了税法十二条,总结了以往茶税的弊病改订新章,经宣宗诏准施行。裴休在怀让和尚基塔下层书写“最胜轮塔”四个篆书。而李群玉写下了《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这首诗像是一篇专访,读时使人身临其境,有浓郁的现场感。诗歌首先开门见山地讲明了惠赠石廪方及团茶的场面,刻画一位隐居在衡山的龙山人憨厚好客和相见以诚的形象,重点介绍了制作石廪方的工艺流程,从凌晨采摘春芽,去湿烤干,压榨成形,成品茶香气外溢,此茶之名贵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