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

ID:9029324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5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_第1页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_第2页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_第3页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_第4页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题记:曾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的豪情万丈,兴奋、激动、一切都是新鲜的。工作了多年,慢慢觉得自己错了,职场要的是成熟、稳重。要的是能力、实力。还记得那时候为了一份材料,网上找啊、找啊,中午可以不休息,晚上也可以睡得很迟。那时候精力很充沛,觉得没事。工作了几年,慢慢的问题出来了,腰也疼、脖子也疼、眼睛也不好使了,唯独电脑里面多了几篇文档,看着这些曾经挑灯夜战的作品,有高兴、有泪水,现在把他们都拿出来,希望参加工作的同志,不要再像我一样。现在才明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借鉴别人的文档是非常高效的一条捷径!——办公室职场感言徐志摩的“康桥”诗文赏析刘道辉  “康桥”,现在通译

2、为“剑桥”。剑桥是英国东南部城市,位于剑河(即“康河”)之上,英国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就在这里。剑桥大学创立于1209年,由数十个学院组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新月派”代表徐志摩于1920年9月从美国到英国,先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成为特别生,随意选课听讲,直到1922年8月回国。在回国之前,他作了长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3月,徐志摩到欧洲漫游,4月到英国。1926年初,写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6月,诗人再次出国旅游,途经日、英、美、法、印度等国。1928年11月6日,他创作了著名诗篇《再

3、别康桥》。  “康桥”的大学生活对徐志摩一生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康桥”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改变了他的兴趣,由学政治经济改学文学;二是“康桥”文化的熏陶,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的基础;三是“康桥”的爱情萌生,深深影响着他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徐志摩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我所知道的康桥》是一篇随笔式散文。徐志摩钟情于康桥的美丽自然景色,传神地描绘它,尽情地赞美它。文中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那淡泊悠远、田园情调

4、的康河风光,那两岸散布着典雅堂皇的学院建筑群,曾给了诗人多少灵感!“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薄霜铺地的林子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呵,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呵,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呵,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康桥之美在诗人心灵中的融合,使情与景交融。诗人用铺陈的方法展示康桥的风光景物,秀丽的康河、碧绿的拜伦潭、迷人的果园、热闹的赛舟、近村的晚钟声、河畔倦牛的刍草声、皇家学院的建筑群、教堂的尖阁、三清学院的拜伦塑像……诗人用音乐与绘画来衬托,并用我国西湖白堤西泠

5、断桥、庐山栖贤寺的观音桥来对比,使读者与诗人一道去欣赏康河树影婆娑、草长日丽的河岸,去观赏晨风夕月、虫鸣鸟语的风光,感到美不胜收,心驰神往。  徐志摩不仅钟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还深深沉浸在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之中。他在剑桥大学期间,不仅受到优秀剧作家莎士比亚、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人的影响,还结识了著名的作家狄更生、威尔斯、嘉本特、曼殊斐尔、诗人卡因、汉学家魏雷、文艺评论家画家傅来义等,与著名哲学家罗素也频繁地来往。在此接受了以“康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治、文化思想的洗礼,笃信英国的民主、自由,从此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所以,他说“康桥是我生命的泉

6、源”、“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徐志摩到英国不久就认识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音,爱上了这位天真浪漫、聪慧美丽的才女,后来与结发妻张幼仪离婚。虽然苦苦追求但未能如愿以偿。林徽音在1921年秋随父亲回国后,徐志摩于1922年3月就和张幼仪离婚了,并决定离英回国,去追寻林徽音的足迹。当时,徐志摩已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并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他放弃了这个机会,于1922年8月回国,写诗《康桥再会吧》。  在长达一百二十行的《康桥再会吧》中,徐志摩向康桥倾诉离愁别绪:  康桥,再会吧;  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  ……  康桥!汝永为我精

7、神依恋之乡!  此去身虽万里。  梦魂必常绕汝左右,  任地中海疾风西指,  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亲若问海外交友,  我必首数康桥。  ……  康桥!您岂非是生命的泉源?  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  ……  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  上市时节,盼我含笑归来,  再见吧,我爱的康桥!  这首诗是徐志摩抒发心灵的自传式的诗篇,抒发他在康桥感受到自由,感受到美,感受到爱;他说康桥是他“生命的泉源”,是他“精神依恋之乡”。诗中文言旧词、曲调子和白话相互套用,显出早期白话诗中文白相伴的痕迹,在诗歌意向上尚未能娴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