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ID:9032845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5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_第1页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_第2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90-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张焱兵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决策的态度和

2、方法。(一)、人与人--和而不同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

3、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

4、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任何人要有良好的群体关系,就不能偏执于一端,一切言行举止均以适度为宜,否则就容易走入极端。过分的恭敬,会使人劳累;过分的谨慎,让人觉得畏缩;过分的勇敢,显得鲁莽;过分的直率,又显得尖刻,令人难以忍受。所以说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是通向真正的和谐之路。(二)、人与自然--致中和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庸要求致中和。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从高山流

5、水感叹岁月流逝,将其比喻为奔腾而去的流水,但他从湍急的流水中感到的是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一致而不是对立僵化,从中可以推测到孔子把自己融入自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他把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对象联系起来,把人和自然的和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十分赞赏其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让自

6、然能够和谐发展,也就是《礼记·中庸》中所讲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关于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当今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异常严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资源稀缺、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其它一切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其它生物的

7、需求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在中庸理念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关系。二、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误读及更正在孔子的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庸思想了。然而现代社会中,孔子的中庸思想却屡遭非议和攻击。人们常将中庸看作无原则、和稀泥,将这种人贬称为和事佬、老好人。从而在哲学上将其判定为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主义。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庸思想的一种现代误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孔子的中庸思想呢?一方面,孔子讲究度,反对过火行为,并不

8、是主张取消一切斗争。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语·卫灵公》)另一方面,孔子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平衡,并不是和稀泥,更不是一种保守思想。从孔子的一生可以看出,孔子有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胸襟,也有着不舍昼夜的积极进取精神。更为可贵的是,孔子不但不搞折衷主义,反而十分痛恨搞折衷主义的人。孔子把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叫做乡愿。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