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

ID:9049647

大小:7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5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_第1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_第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_第3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_第4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一)灭蚊三带喙库蚊是一种野生蚊种,主要孳生于稻田和其它浅地面积水中。成蚊活动范围较广,在野外栖息,偏嗜畜血。因此,灭蚊时应根据三带喙库蚊的生态学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结合农业生产,可采取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重点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剂等。(二)人群免疫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的乙脑疫苗有两种,即日本的鼠脑提纯灭活疫苗和中国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我国正在试用中,该疫苗系选用60年代SA14株经地鼠肾细胞连续传代,紫外线照射等措施后获得的三个减毒活疫苗株,远较国外的减毒株毒力低。而免疫原性好。

2、疫苗注射的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在流行前1个月开始,首次皮下注射,(6~12个月每次0.25ml,1~6岁每次0.5ml,7~15岁每次1ml,16岁以上每次2ml)间隔7~10天复种1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预防接种后2~3周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能维持4~6个月。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及处理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1.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2.有强烈虚脱感、呼吸及脉搏加速、意识模糊,身体无法自主移动。  3.脸色潮红、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痉挛,导致心跳停止而死。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1.关闭液化石油气开关。  2.打开门窗通风。  3.提

3、供伤者新鲜空气。  4.解开束缚、畅通呼吸道。  5.视情况需要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肺腹压术。  6.液化石油气异味散去之前,勿开启或关闭任何电源开关,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酗酒的危害“饮酒过量,最受伤的莫过于肝脏。”瞿瑶教授指出:“酒最核心的化学物质是酒精(即乙醇),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因为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据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饮40克~80克酒精,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160克,8~10年就可发生肝硬化,这是多么耸人听闻的数字啊!”有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比非过量饮酒者口腔、咽

4、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两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70%。妇女发生乳癌的机会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者仅占2%。乙型肝炎患者本来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就较大,如果饮酒或过量饮酒,则肝癌发生率将大大增加。除此之外,过量饮酒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良影响:大脑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生殖器官:酒精会使男性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使未出生的婴儿发生身体缺陷的危险性增高。心脏:大量饮酒的人会发生心肌

5、病,即可引起心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胃:一次大量饮酒会出现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连续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大量喝酒会造成以下的坏处1.死亡:酒精会抑制延脑的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停止,另外血糖下降也可能是致命因素。2.吸收不良徵候群引起各种维他命缺乏间接导致多种神经系统伤害。长期大量饮酒的影响1.肝脏伤害: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2.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3.神经系统伤害:譬如周边神经病变。4.大脑皮质萎缩:有报告显示部份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也有部份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迹象。5.酒精性胎儿徵候群:酒精在胎儿体内代

6、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各种伤害,包括胎儿畸型、胎死腹中、生长迟滞及行为缺陷等。酗酒对家庭生活的影响1.情绪易激动、乱发脾气、判断力控制不佳、易与人发生冲突、对外界刺激敏感、有高犯罪率。2.配偶与子女常成为暴力行为发泄攻击的对象。3.精神恍惚,影响工作效率。4.亲友疏离,使酗酒者心理承担更大的挫折与压力,而更加自暴自弃恶性循环。麻疹的预防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一)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我国

7、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时加强一次。国外主张在15个月时初次接种更为保险,并认为在1岁以内接种者,应于1年后加强一次。疫苗应保存在2~10℃暗处,每次皮下注射0.2ml,1次即可。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最好。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流行时易感者80%接种了疫苗,可于2周内控制流行。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5~14日后可有低热数日,偶见稀疏淡红皮疹。  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自动免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