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现代大学的理解

浅谈我对现代大学的理解

ID:9050436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浅谈我对现代大学的理解_第1页
浅谈我对现代大学的理解_第2页
浅谈我对现代大学的理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对现代大学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我对大学的理解——学习《教育:让人成为人》心得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提到“何为大学”,从简单和基础的形式来看,大学乃是包罗各门知识的一所学堂,师长门生,来自天南地北,共同组成。大学之道,寓于其中,此外,还要具备诸多必要的条件,这里描述的理念,才可谓完备而无缺憾。大学实质上是幅员广袤的国土上,士林来往交流和传播思想的场所。这样描述大学,看来已经体现了精髓所在。提到大学理念、大学理想、大学制度时,浮现在中国学人脑海中的理想模式就是蔡元培主政时期的北京大学以及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这是古典大学模式在中国的最好时光。19

2、16年12月,蔡元培在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第一次发表的演说中提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生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1917年初,蔡元培发表演讲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若“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饱受德国古典大学理念浸染的蔡元培将大学视为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真理之机构,学法科不是为了个人做官,学商科不是为了个

3、人发财。但是,纵观今日之高校,MBA、MPA、法律硕士等独领风骚于全球,读书已成为做官、经商、谋生之必经途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冲破了蔡氏理想中的古典大学的边界。故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说,大学应该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一个以社会为对象的服务站。由象牙塔到服务站,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西欧中世纪走来的中世纪大学,比如雅典学院等,到现在已有近千年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大学组织在不断变革。但是,大学的真正伟大变革是在“二战”之后,自美国始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浪潮,高等教育

4、组织日益多样化,大学已不再是一个统一的、一致的、高度同质化的学术组织,高等教育所关注的组织体系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大学”。早在1928年,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在牛津大学演讲时说过,大学像其他人类组织,如社会、政府、慈善组织一样,处于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之外。大学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黄金时代来临了。现代大学表现出与古典大学不同的组织形态。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

5、学组织的角色与地位发生着变化,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的中心,由“象牙塔”成为“社会服务站”进而发展成为“发动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社会多种需求,提供多种就业人才,经费来源也日益多样化,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斯特教授在一次讨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会议上系统地论证了高等教育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明确地把大学称作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或“火车头”(engineofdevelopment)。高等教育被视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发展的新动

6、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学不仅仅是、也不可能是远离世俗、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而是越来越成为“服务站”。正如美国学者德里克·伯克所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过时了。相反,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机构联系起来。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日益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与变化,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连接的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正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新定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东阿拉伯动荡,人类期盼科技革命引领世界走出困局,希望科技革命

7、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大学作为发动机,在推动科技革命,引领世界走出困局方面将发挥决定性作用。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组织的知识生产性质正在发生变化,知识的价值正由非功利性、公益性、公共性走向了功利性、现实有效性。大学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生产机构,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知识传播与普及、扩散机构而存在。大学往往被称为“学问之府”、“知识的加工厂”,并且大学所加工的知识并非一般的知识,而是高深的知识,这种高深知识具有专业化、自主性等特性,强调发现真理、探求新知。大众高等教育时代,高校更

8、加强调知识传播。换言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种职能。但并不是每一所高等教育机构都要承担这三种职能。只有少数既从事知识传播,更重视知识生产的研究型大学才能承担这三种职能,而一般院校只承担教学职能,从事知识传播工作,以培养各种人才为主要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