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肉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ID:9070660

大小:427.8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6

肉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_第1页
肉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_第2页
资源描述:

《肉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础研究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30卷第11期肉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蒋勇军(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扬州225105)沙门氏菌病是家禽的一种常见病与高发病,给家禽养殖业化特征。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沙门氏菌感染不仅引起家禽发病死亡造成严2.4 PCR鉴定[3]重的经济损失,且易污染家禽产品,成为沙门氏菌的携带者。参考相关文献针对沙门菌肠毒素stn基因设计如目前,从家禽和禽产品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的报道明显多于其它动下引物,目的片段大小为260bp。上游引物P1:5′-

2、物,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沙门氏菌在被感染的家禽中CTTTGGTCGTAAAATAAGGCG-3′,下游引物P2:5′-能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造成广泛流行,同时,也反映出家禽TGCCCAAAGCAGAGAGATTC-3′;无菌挑取菌落作为模板,PCR体系为[1]的饲养数量十分庞大。目前,全球已知的沙门氏菌血清型超过25μl,扩增程序:94℃5min;94℃1min、55℃1min、了2500种,分属不同的血清群,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鉴定具有72℃1min,25个循环;72℃10min。扩增产

3、物经琼脂糖凝胶流行病学意义。而与禽类感染密切相关沙门氏菌主要包括引起鸡电泳检测。结果见图1,所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约为260bp,和预白痢或禽伤寒的鸡白痢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引起禽副伤寒多期片段大小一致。表明分离菌为沙门菌。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代表),以及引[3]起火鸡亚利桑那病的部分血清型。雏禽对沙门菌较为易感,感染后通常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多年生产实践表明,由于缺乏效果确实的疫苗,因而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依赖于敏感抗生素,但由于抗生素在临床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

4、增多,使得此病防治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沙门氏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试验背景2014年1月,在江苏省扬州市沙头镇某肉鸡养殖场饲养的雏鸡在15日龄开始陆续出现发病和死亡情况,使用恩诺沙星等药物给予治疗,疫情有所好转,但未能根治,平均死亡率超过20%。发病雏鸡主要表现为体形瘦小、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吃料减少或食欲废绝、排淡黄绿色至绿色稀粪、并粘污肛门周围的羽毛。剖检图1分离菌株的stn基因扩增结果病变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脾肿大、胆囊充盈,部分鸡只肝脏有M.DN

5、AMarkerDL2000;1.阴性对照2.分离菌stn基因扩增条带白色结节等。为确诊,找出治疗该次疫情的药物,特进行了本试2.5 血清学分型验。在洁净的玻片上滴加1滴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购自宁波天润2 细菌分离与鉴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将分离菌加入少量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浓2.1 病料采集与培养菌液,然后取少量菌液滴到血清中,混合均匀2min内判定结果。现场无菌采集发病鸡的心血、肝脏、脾脏、胆囊、胰腺、脑同时设生理盐水的对照。O抗原鉴定:用A-F多价O血清进行玻组织、盲肠内容物等病料,无菌操作取待检

6、病料接种分别接种麦板凝集试验,同时,设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阳性凝集者依次用康凯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24~48O4、O9、O7、O8、O10、O2和O11因子血清进行凝集试验。根h,结果,从死亡鸡的组织脏器中分离到1株疑似细菌。该分离菌据试验结果,判定分离菌O抗原型。H抗原鉴定:取疑似菌依次用在麦康凯平板上生长出无色、透明菌落,在SS平板上生长出无色H多价血清进行鉴定,对于阳性者,再用对应的H复合血清及H单透明菌落,部分菌落中心有黑点,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出无色透明因子血清逐一检

7、查,以确定H第一相及第二相H抗原。H抗原成分[4]菌落,初步判断为沙门氏菌。的最后确定均应根据H单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2.2 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菌与沙门氏菌O4因子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与将可疑沙门氏菌单菌落经涂片固定后,置高倍显微镜下观其他O因子血清不凝集,可以判定该分离菌株属于沙门氏菌B群。察,显示分离菌为长短不一、两端钝圆、两极着色、呈直线形的进一步对H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分别与Hi和H1、2发生凝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取单菌落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37℃培集反应。查阅卡夫曼-怀特沙门

8、菌抗原表,判定该分离菌为鼠伤寒养12~20h培养后保存备用。沙门菌。2.3 生化试验2.6 药敏试验取分离菌的24h纯培养物分别进行糖发酵试验(葡萄糖、乳挑取纯化好的菌落加入少量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浓菌液,以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麦氏比浊管为对照调整菌液浓度为0.5个单位,将上述菌液均匀涂与硫化氢试验等,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麦布在MH琼脂平板上,分别贴上各种药敏纸片,37℃培养22~24h芽糖,产酸产气,不利用乳糖和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