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

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

ID:907180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_第1页
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_第2页
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_第3页
资源描述:

《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作者简介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为人正直,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很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使,采取了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但是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说法。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中记载:“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可见范仲淹在年轻时候学习之刻苦。成语“断齑画粥”即从此出。  2、苏轼(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2、,谥号“文忠”。苏轼可谓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  3、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婉约词宗。有《漱玉词》。与辛弃疾同称为“济南二安”。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历经北、南宋的战乱时期,以南渡为期,前期词风温柔细腻,多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而后期则更多了一些愁情。  4、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为

3、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5、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歌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

4、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二)词作分析  1、《苏幕遮》范仲淹  作者在词中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思念故乡,仕途失意的愁情。那么,范仲淹是如何通过词作来传达这种情感的呢?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开篇第一句话就将这股愁情蔓延开。首先在景物的设置上就给人一种空阔、凄清之感——辽阔的天空上,诗人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蓝天和白云,本来这应该是十分美好的景色,然而下文的“黄叶地”却又将人们的眼睛从天上转到了地上,在

5、蓝天白云之下是那无垠的黄叶地,秋色一下子涌上了人们的心头。于是秋色在湖水之上蔓延,愁情开始在诗人心头晕染。那蕴含着无尽秋思的湖水之上也泛着一层层的烟雾,而这缭绕的烟雾在诗人看来却是有着阵阵寒意,包括那“翠”字,也透着一股寒意。  在词作的一开篇,诗人就用三种颜色“黄”、“碧”、“绿”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湖水之外是远山,那山映照在斜阳之中,而湖水则像是与天边连接在一起一样,从而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世人眼前之景的辽阔。然而,除却那无边无际的湖水的延伸,还有那芳草,我们知道,在唐朝,白居易的一句“野火烧不尽,

6、春风吹又生”赋予了芳草那生生不息的顽强的生命力。然而,在诗人眼里,由于心中的愁思使得范仲淹在看到那无情的芳草无尽地生长、蔓延就更加深了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我们说,芳草无情却又根,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根基,叶落归根,就连着野草都能够蔓延到“更在斜阳外”了,而诗人自己却远离家乡,无处寻找自己的根。所以,在下半阙的开篇,诗人就说“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一下子将自己的情感铺陈在读者面前,每当思乡之时,除了夜里睡时的好梦外,别无慰藉。而平时也不能登上那高楼遥望家乡,因为当诗人看到那月亮之时,就会泛起那羁旅之愁思,不能自已,每当喝下那思乡之酒,都会化作一

7、滴滴的乡思之泪,情难自禁。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苏词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特点。而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成为了豪放词派的代表作之一。  “大江东去”是赤壁之全景,同时也暗含着时间流逝一意。“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

8、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可谓气势磅礴。  “乱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