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

ID:907429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_第1页
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_第2页
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_第3页
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97新刑法对正当防卫问题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补充完善,对一些原来比较笼统的规定,尽量作出详尽、具体的界定,力图充分体现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的立法意图,真正起到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鼓励广大公民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作用。正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对于理解是否防卫过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下从理论上对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作一说明:一、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正当防卫是对侵害者的反击,是国家赋予公民保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一种紧急措施,是有益于公民或社会的合法行为,其实施要遵循以下条件:(一)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包含两层含义,既指该行为实

2、际存在,是真实的不是假设的,又指该行为正在进行;不法侵害,不仅指犯罪行为,也包括其他不法侵害,一般指:1.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流氓行为以及其他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2.精神病人或者未达到法定责任能力人的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只能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不允许事先或者是事后防卫。(二)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防卫者在主观目的上应该是明确的,即他要认识到自己的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等合法权益而实施的。如:毒贩、盗窃犯等为保护其非法权益进行的反击就不是正当防卫,他保护的是非法权益;那种意图加害对方,而故意挑拨对方攻击然后防卫伤

3、害对方的“防卫挑拨”行为不属正当防卫;为了侵害对方的互殴、械斗行为也不是正当防卫,他们的目的都是要加害对方,不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人。4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制止不法侵害,所以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反击,不能危及不法侵害者的家属或亲友。不过,对于共同实施不法侵害的人,如现场的不法侵害的组织者、指挥者以及参与者也可实行防卫。另,如果有人利用动物来进行侵袭,这时可以对该人或该动物进行正当防卫。二、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新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4、重大损害”,是指从双方的行为性质、手段、强度的比较看,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为制止不法侵害人所必须实行的侵害,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等不必要的严重后果。新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具体标准,以“明显”、“重大”的字眼来衡量,在司法实践中仍是难以掌握其尺度。这样在办案中执法者的执法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执法行为将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的实现,同时也将极大地影响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一般而言,为了制止很小的不法侵害,不允许采取强度很大的防卫行为;能用较缓和的手段制止不法侵害的,不宜采用过于激烈的手段去防卫,这是认定正当防卫限度的总的原则。鉴于实施正当防卫是以不法侵害为前提,故研

5、究不法侵害的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不法侵害的强度。不法侵害的强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包括行为的性质、这一行为对客体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轻重以及造成损害结果的手段、工具的性质和打击部位等因素的统一。我们知道,恶性的人身侵害要比财产侵害的强度大;身高体壮的人实施不法侵害比身单力薄的人危害性大;来势凶猛的不法侵害比相对缓和的不法侵害强度大;几个侵害人的不法侵害比单个人危害性大;有预谋的不法侵害比现场突发的不法侵害危害性大;另不法侵害人采取何种手段,是否携带凶器,携带何种凶器,也会影响侵害的强度。要制止不同强度的不法侵害,其防卫限度就应有所差别,侵害强度大的,其防卫限度相对也要大;反

6、之防卫限度相对要小。(二)不法侵害的缓急。在某些情况下,不法侵害仅表现为以暴力相威胁,不存在侵害强度;或者不法侵害已经着手,形成了侵害的紧迫性,但侵害强度尚未发挥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主要以不法侵害的缓急作为确定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的具体尺度。在正当防卫出于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法侵害紧迫;而在正当防卫出于必要的情况下,不法侵害较为缓和。(三)不法侵害的权益。4不法侵害的权益,是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权益,二者是根本对立的。从不法侵害和正当防卫的权益来看,可分为同质权益和异质权益。同质权益是指不法侵害的权益与正当防卫的权益是同一性质的,如不法侵害是进行人身打击,而受害人奋起反击,侵

7、害和防卫的权益都是人身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应视侵害的强度进行防卫;异质权益是指侵害的权益与防卫的权益不属同种性质,如不法侵害的是财产权益,而防卫的是人身权益,则要考虑财产权益的大小。例如,农民李某偷王某家的鸡,被王某发现,王某拿起木棒猛击李某,致其死亡,王某的行为则为防卫过当。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