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釜溪感旧录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

钟永新·釜溪感旧录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

ID:9096174

大小:20.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7

钟永新·釜溪感旧录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_第1页
钟永新·釜溪感旧录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_第2页
钟永新·釜溪感旧录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_第3页
钟永新·釜溪感旧录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钟永新·釜溪感旧录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盐井街的怅惘--战国学人陈铨故里记钟永新在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战国策思潮以其鲜明的“文化形态史观”,成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振聋发聩的民族最强音。五位核心人物中有富顺陈铨、金堂贺麟两位川人。遗憾的是至今战国策派仍被视为有政治倾向之嫌,而无视他们实则自严复康梁及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近代救亡自强运动的一脉传承。我对这位富顺乡贤很久以来都毫无所闻,直到2001年搜集地方资料时,才对其有更多了解,后在成都淘书斋购得其戏剧及文艺创作,又在上海古籍书店购读《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始意识到战国策派真可谓那个时代学人思虑中

2、国文化危机的坚强应对,然误识太深,长久不为所同。陈铨先生的故里即今四川富顺,故居在盐井街,无任何标识可见。他自清华毕业,出国辗转美德留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对中德文化传播交流贡献巨大,30年代所撰的《中德文学研究》至今仍是研究者的参读范本,同时又是国内介绍尼采思想的先行者,曾撰有《从叔本华到尼采》。又以戏剧成就最大,《野玫瑰》《蓝蝴蝶》《金指环》等轰动一时,也因此被视为鼓吹美化特务,引发大批判,所写小说《天问》《革命的一幕》等成为新文学运动时期卓有建树的代表作,朱自清称赞陈铨小说“情节上有过巧处”,

3、港台评价为“中国近现代小说七大家之一”。富顺因盐设县,井盐开采历史达两千年之久。县初名富世,因“出盐最多,商旅辐辏,百姓得其富饶”而得名。唐时避讳李世民改为富义,宋时避讳赵匡义又改为富顺至今。此地甚奇,镇北、东、南为沱江环抱成釜底状,沱江入城后折西流去,也因此衍生出许多灵秀神秘的传说。清末著名学者金坛段玉裁任富顺知县时,盛赞“县带洛而衿江,江山雄伟,典午以后,文物称最盛”此是为富顺文化的最好评价。历代才子如云,进士高达230余人,举人710余人。明代以来富顺才子便渐成名,虽无法与江南才子相提,以四川而论

4、却是罕见的了,直到今日依然延续不止。县城不大,山林环绕,绿意颇多,有三山两塔一湖的美景,兼文庙、千佛、罗浮等胜地,更有独步天下的豆花、烘肘、戌春等美食。文庙精美绝伦,乃仿曲阜之作,号称四川第一。西湖之玲珑,山水之汇聚,吐纳间当想念众多的富顺才子由此发轫飘落四海。富世盐井开凿了将近1500多年后,明朝嘉靖时候,石穴坍塌,淡水渗入,卤泉渐枯,遂沿矿脉顺釜溪而上开探,一路便有太源井、王井、詹井、徐井、宋井,直至自流井,从而与相隔不过十来里的也是有近1500年开凿史的贡井片区构成一体,并在清代民国两度因川盐济楚

5、形成鼎盛,进而于1939年因抗战需要造就出一个新的城市“自贡”,所以可以说自贡的根是在富顺。盐井街即昔日富世盐井的最初之地,是富荣地区最能代表井字特色的街道。此街长达数百年民屋庞杂,青瓦阁楼,人走马叫,来往不息,生意兴旺,却可惜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同样可惜的还有富顺贡院(试院?)所在地也是因商业利益驱动,被荡平改为购物中心。在盐井街主要遗址现塑有一座天车伴两黄桷树以兹无尽的追念。当年陈铨的父亲便在盐井街上开业设店。陈铨幼时既要入新式学堂,又要返家精读国学,有此根袛,加之山水浸染,自是聪颖过人,应试既出,

6、成就不凡。陈铨的小说多以富顺风物为背景,读之亲近,可见不忘旧里情怀。我曾多次到富顺县城游玩,原以之太远,渐长对这里有了更多共鸣,觉此地人情味浓豆花味美。西湖荷花又放,昔日钟郎再来。好多个黄昏都还在那里,试图打捞出无数美丽的记忆,甚至想在此隐居了。来回走在昔日的盐井街上,房屋大多是新式的,找不到昔日的感觉,怅惘着,只有那些门牌字号,给我许久触动。尘埃落定!陈铨所参与的战国策派,在抗战年代的拳拳之心,至今仍令人感慨。其力倡民族文学,以求从文化上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却因美化汉奸之名长久埋没,为高尚人士唾弃,但开

7、创之功,实无法掩盖。于此不禁深叹何以富顺才子多为时局不容:南沙被贬、光第被斩、芸子被湮、宗吾被缉、铁厓被驱、慧生被诬,却喜苍天有眼终不败其业。按今日之形态,外国文明之突进,何不是中西文化的再度交锋。可叹智者太少,再过时日将何以立哉?!陈铨《蓝蝴蝶》剧首有言:“世界是一个舞台,人生是一本戏剧,谁也免不了要粉墨登场,谁也不能够在后场休息”…… 这或正如西西弗斯石头一样滚动于那些尚未失去良知的人的心坎。 附录:[陈铨简介]陈铨(1903-1969)四川富顺人二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于美国阿比林大学,获硕士

8、学位,再留学于德国克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教书。解放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德文教研室主任。是清华“四才子”之一(李长之、钱钟书、张荫麟、陈铨),并与雷海宗、林同济等创办《战国策》杂志倡导民族文学,1969年病逝。遗著有《天问》、《野玫瑰》、《黄鹤楼》、《狂飙》、《金指环》、《无情女》、《蓝蝴蝶》等书。1936年专著《中德文化研究》,全面评述了中国小说、戏剧、抒情诗在德国的传播和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