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

ID:910364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7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_第1页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_第2页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_第3页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_第4页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  在冷战后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印度被认为是多强之一,实力地位与俄、日、英、法、德、中属于同一等级,而在这个等级中,中国的综合实力又被认为大于其余国家。①虽然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在谋求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等方面享有巨大的共同利益。然而,作为同属一个实力等级,而又毗邻而居的强国,两国之间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又存在涉及现实利益的具体矛盾。②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不可避免的采取了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和摇摆性的对华政策,既有愿意与中国开展合作的一面,也有防范甚至敌视中国的一面。③对中国而言,印度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如

2、果印度与美国走向结盟,对中国的遏制作用不言而喻,将会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国应该积极主动的回应印度对华友好的一面,化解敌对情绪,淡化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负面影响,力图促成印度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或至少避免使其成为中国崛起的阻碍。落实到具体政策上,中国应该更有效地接触印度,避免其与美国结盟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笔者认为,印度的大国情结是中国对印战略关键着力点,不妨细加斟酌。  一、大国情结与印度战略  大国情结是对印度作为一个现代国家谋求世界大国地位,渴望与其他世界大国平起平坐的抱负的归纳。甚至在印度建国之前,国父尼赫鲁就表现出强烈的大国情结

3、.④建国之后这种情结不断放大,不仅强大到可以渲染印度政治精英的安全观,还可以左右印度的外交战略、乃至直接影响印度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而今,实现印度的大国地位不仅是少数政治精英的抱负,而且已俨然上升为印度国家意志,成为超越政见、党派、意识形态差别的社会共识。①印度的大国情结及其附带产生的战略思维,是其人口地理因素、辉煌的古代史、甚至殖民经历共同作用之下,并被其现代政治架构不断放大加强的结果。②由于历史遗留因素和现实体制因素都无法轻易改变,并具有强大的路径依赖效果,因此这种大国情结在印度成为根深蒂固,经久不衰的思想元素,而且这种情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4、也不太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印度的大国情结表现为对国际地位和大国身份的极高关注,而这种关注又体现在强弱两方面的目标:在国势呈现上升的历史时期,印度渴望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在国势出现下滑的历史时期,印度唯恐被边缘化,并力图避免被国际社会定格为与巴基斯坦同等级别的地区力量。出于这种大国情结,印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借助外交、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种途径,力图实现这两个目标。  诚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振兴国势、谋求国际地位的抱负,但是印度的这种情结显得有所不同,因为印度在追求大国地位的过程中混淆了途径和结果.一般而言,取得大国地位

5、的目标是谋求具体国家利益,其本身并不被视为目标或最终结果;但是,取得大国地位却被拔高为印度全力追求的结果,进而使许多具体的利益都屈服于这个孤立的目标。正是这种途径与结果的错位,导致大国情结能够作为决定性因素对印度的整体安全观和外交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冷战结束至1998年,以及1999年至今,印度的外交战略就经历了两次转折性变化。虽然引发这两次重大变化的直接诱因各不相同,但源头都可以归纳为印度大国情结,并且是这种情结影响下,印度在强弱两方面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集中体现。  冷战结束以后,虽然印度的领土和国家安全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威胁,但是时任拉奥政府(N

6、arasimhaRao)外交秘书的迪克希特(J.N.Dixit)仍然确信(印度的)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③印度感到深受威胁的原因在于,冷战以后的局势对其国际地位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而受这些负面影响的共同冲击,印度有可能被国际社会边缘化,进而落入孤立的深渊。而对于极其重视国际地位的印度政府来说,这种被边缘化和孤立的前景自然被视为最大安全威胁.具体而言,不利影响来自多个源头。首先,冷战以苏联解体告终,这使得长期追随苏联的印度自认为是冷战失败的一方,在新秩序中感到倍受孤立和漠视。其次,不结盟运动在冷战后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失去赖以生存的战略空间,印度作为第三极的

7、国际影响力急剧减弱。④第三,在失去苏联外交保护伞的情况下,印度在国内经济改革、人权状况、核不扩散等方面受到了西方国家大肆的指责和批评,其直接面对的国际压力陡然增加。  此外,将印度经济推向崩溃边缘的1990-1991对外支付危机也使印度感受到了外来的重重压力。审视以上因素,导致印度危机感猛增的主要因素是由印度国际影响力和地位下降而引发的大国情结受挫,而非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正是在这种由大国情结受挫导致的危机下,拉奥政府于1991开始实行经济改革。虽然这一时期的印度领导人并未就经济实力的战略意义有过公开论述,但事实上,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已经被视作巩固国

8、家安全和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方面。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是,这个时期印度的外交战略也经历了革命性的调整,提出将为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