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

ID:9126761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_第1页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_第2页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_第3页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_第4页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存,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己班级常规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结合儿童视角两方面的内涵,运用到幼儿园常规教育中,以此解决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忽视儿童视角的问题,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存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儿同班级常规教育一、儿童视角的内涵文学领域内最早开始运用“儿童视角”的概念,例如,吴晓东认为儿童视角是小说借助儿童之眼或U吻讲述故事,使故事带存儿童思维[1],王宜青认为儿童视角就是指用孩童的眼光、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选择素材

2、、组织情节并与儿童感知发生联系[2]。教育领域内对儿童视角的关注和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颁布,自此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参与权等权利,对儿童的认识发生了秉要的转变。DionSommer等人认力“儿童视角(Children’sPerspectives)代表儿童对他们的生活世界的经验、认识和理解”[3]。凯兹在评价托幼机构质量时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儿童视角,强调以儿童在具体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体验为核心。综合以上两个领域对儿童视角的关注,儿童视角的内涵一方面强调成人眼里要有儿童,要理

3、解和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考虑问题,做到以儿童为主体。另一方面强调成人要倾听儿童的声音,真正以儿童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及儿童解释问题的方式为主,让儿童成为自己世界的主体。二、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4]因此,幼儿园常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幵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忽视儿童视角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常规教育目的忽视幼儿发展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

4、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幼儿的发展。然而调查发现,如今一些幼儿教师的观念不科学,制定常?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开展常规教育的g的重在班级管理和维持秩序,以常规作为管理和约束幼儿的手段,甚至以外部强化的方式控制幼儿,让幼儿绝对遵守,这样幼儿缺乏自主性,形成对教师的依赖,也就无法促进幼儿的发展。(二)常规制定方式忽视幼儿主体参与常规的制定者主要是教师,而且教师制定的常规常常以维持有序安静的班级管理秩序为出发点,忽视幼儿参与制定常规的主体地位。这样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

5、将规则灌输给幼儿,幼儿被动地遵守教师的要求,并没有真正理解规则的实际意义,更无法内化为幼儿实际遵守的规则,在教师的反复提醒下规则只是起到暂时维持秩序的作用,并没有取得长远的效果。(三)常规教育内容忽视幼儿特点和差异幼儿阶段典型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好问、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巾于遗传、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幼儿与幼儿之间也有很大差异。然而一些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是要求幼儿“安静”和“不许动”等,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当前一些幼儿园常规是面向所有幼儿,对幼儿统一规范和要求而忽略

6、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造成对幼儿多元性和个体性的压制。(四)常规教育评价忽视幼儿评价主体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5]因此,幼儿园常规教育的评价是多元的,然而幼儿参与评价的并不多,主要还是以管理者和教师评价为主,而且教师评价多以幼儿是否遵守常规为主,注重幼儿之间的比较评价,没有看到幼儿的进步,没有Y解幼儿违反常规的深层原因,忽视幼儿这一重要的评价主体及幼儿发展的评价效果。

7、三、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实施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都忽视了儿童这一重要的主体,因此本文结合儿童视角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中,以此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实施策略如下:(一)树立“眼中有儿童”的常规教育观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常规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必要内容,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因此,幼儿教师不能把班级常规仅仅作为自己管理和教学服务的工具,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牢固树立幼儿第一的核心思想,即“眼中有儿童”,尊重幼儿,发挥幼儿在常规教育中的自主

8、性和主体性,从常规教育的管理价值观念向育人价值观念转变,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首要目标。(二)“以儿童为主体”幵展常规教育蒙台梭利在论述纪律与自由时曾指出:“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时,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可称他为守纪律的人。”[6]显而易见,蒙台梭利的纪律观体现了以儿童为主体的理念。1.常规制定注重幼儿参与和理解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幼儿共同讨论,共同制定活动规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