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ID:9128366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8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的人才培养观念与培养模式亟待改革。积极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夯实教学团队、强化实践环节,打造一支教?w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

2、技术;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G642[]A[]2095-3437(2017)03-0144-03一、转变教学理念,重构较为科学的创新应用型木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较为科学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就是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能力突出、个性鲜明;“宽口径”就是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有很强的多行业适应能力和宽广的就业前景;“重实践”就是使毕业生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具备在信息技术

3、教育和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和岗位就业的专业实践能力;“求创新”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一学一研”相结合的途径,坚持整体优化、学科融合、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原则[1],充分体现“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培养过程。突破思维定势,改革传统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升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目标,构建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二、优化课程体系,实

4、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性、教学模式和手段缺乏多样性、教学资源缺乏实用性等问题,按照计算机专业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冰的需求,以“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为标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的授课、实践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优化,融合各课程的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2],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理解课程间的连续性。(一)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对各核心课程的安排

5、顺序、授课内容、授课重点、授课计划等按照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整合,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弃旧扬新,使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遵循以“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授课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采用综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设计[3],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将课堂讲授与参与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相糅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材施教

6、,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Web教学服务平台、FTP服务平台、实验教学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核心课程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在线指导。在这些平台上提供了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授前、授中、授后”三个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可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教授、开展新技术论坛,介绍国内外学科前沿及最新技术,这能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认真学习知识的兴趣。三、夯实师资培养,通过“科研引领教学”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

7、要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研水(一)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根裾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形成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在职称、学历、年龄、教学经历、科研能力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宂、教学改革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团队业务素质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讨,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学位、出国访学,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加强

8、校企合作,选派屮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实践经验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以满足本科生“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营造“以科研促教学”的学术氛围积极引导教师树立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教学的发展观念,组织教师参与新教材编写;教师紧跟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将科研屮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4],促使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