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

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

ID:9137381

大小:67.9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_第1页
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_第2页
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_第3页
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_第4页
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对于信用评级体系方面的研究逐渐被高度秉视起来。由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融资问题成为阻碍科技企业发展瓶颈,为减少企业与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机构对科技型构建了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意在精准识别企业信用风险。本文通过对现有指标体系分析,从指标数据项、指标体系及评级结果三个方面分析了现右评级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建议。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因而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

2、值。匕关键词: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一、科技型企业现状党的十八大?蟾婷魅诽岢鍪凳-I葱虑?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主要研究的是高新技术产品,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其中包括:产品研制、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大多数企业主要生存方式就是不断的创新,同时加强科技产出。在成本投入与生产中能够灵活有效的转化,优化经济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就业机会。促进Y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采取建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等措施来鼓励、扶持科

3、技型企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难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比如P2P网络贷款)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投资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对接。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评级机构建立的不够完善,不仅数量少,而且服务质量十分差。信用评级体系业务十分单一,而且管理方式与管理力度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大多数商企银行都受到很大的政治束缚,使得银行与企业的健康运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二、科技型企业对评级的需求信用评级是分析师根据收集的大

4、量宏观信息及企业信息,运用专门的信用评级方法,对受评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进行分析评测,并采用特定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向信用评级信息使用者提供信用风险、相对信用风险的等级信息。科技型企业更是如此,我国科技型企、Ik技术陈旧落后,科研能力不足。正因为科研能力不足,技术陈旧落后,我国科技型企业就更需要资金的支持去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据调查,我国的这些企业仅有8%左右的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且是有一定成就的企业。而对于那些更需要资金,正处于创业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空有好项目,却难以转化为生存力。这时则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提供信息披露、未来偿付分析

5、,以及风险分级,为投资者提供参考。让更多的投资者获知及认购自己的债券,来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三、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内容及逻辑结构科技型企业指标体系是依据相关独创的信用评级原理进行构建,通过揭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信用风险,评判科技型企业总体债务偿还能力的一般体系。科技型企业指标体系由偿债环境、创富能力、偿债来源和偿债能力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以及6个四级指标构成。整个体系的构建是由底层的核心指标为出发点搭建,核心指标是根据外部偿债环境和企业内部创富能力、偿债来源以及偿债能力的一般影响因素所确定的。根据各项

6、核心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进行逐级风险加权,形成偿债环境、创富能力、偿债来源和偿债能力指标。科技型企业指标体系遵循各非金融行业评级方法的一般逻辑结构,采用四个评级要素分析方法,即偿债环境、创富能力、偿债来源、偿债能力分析。通过分析受评主体所在的宏观制度环境、创富能力及偿债来源的核心要素来判断其对债务主体债务偿还能力的影响,对偿债能力风险水平进行测算与调整,得出评级分值,再结合信用评级分值与信用等级的映射关系,最终确定评级对象的主体信用等级。四、当前科技型企业指标体系存在不足现有科技型企业指标体系的整体结构构建的理论依据充足,逻辑结构完整,

7、指标体系层层递进对偿债环境、创富能力、偿债来源和偿债能力的评级要素分析明确。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实现评级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但是个别指标从指标、体系层面上存在着一些待商议的地方。1.指标数据项不可比科技型企业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创富能力下的二级指标市场竞争力中的最近四个季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指标(下文以“研发费用投入情况”表述),计算公式为:研究费用/营业收入。该指标分子部分研究费用选取的是评级时点最近四个季度的研究费用,若评级吋间点为2017年4月15日,最近四个季度的吋间区间则为2016年3月31口至2017年3月31

8、口,靠近评级时点的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时间区间则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这里的最近四个季度不等同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但分母的营业收入若选用的时问区问为一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