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

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

ID:9138443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_第1页
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_第2页
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_第3页
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_第4页
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性假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喻雯梁瑾石媛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宄院论文从人性假设出发,针对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在保障性激励、经济性激励、政治性激励、文化性激励等四层面,提出根据教师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创新激励制度,构建复合型激励体系、打好激励组合拳。关键词:人性假设;高校教师激励;创新;喻雯(1983一),女,硕士研宄生,研宄实习员,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宄院政策研宄科副科长,主要从事人才学、高等教育及创新政策研宄。基金:基金项目:大学治理视野下的新型学术评价机制研宄(编号:16TQA002)OntheInnovationoftheI

2、ncentiveforUniversityTeachersundertheHypothesisofHumanNatureYuWenLiangJinShiYuanAbstract:Basedonthehypothesisofhumannature,inviewoftheproblemsexistingintheincentiveforuniversityteachers,andfromprotectiveincentive,economicincentive,politicalincentiveandculturalincentive,weputfo

3、rwardtheinnovationoftheincentivesystemandtheconstructionofacompoundincentivesysteminaccordancewiththediversifiedneedsofteachers.Keyword:1髙校教师的人性假设分析人性是丰富立体的,基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与研究领域,人性假设有不同的维度,棊于人性假设棊础而构建多元高校激励制度体系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路径。1.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两大特征是自利性和自营性U1,自利性与自营性是人类活动最

4、原始的出发点、最根本的原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经济主体追求利益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也有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经济人”假设是高校教师人性假设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学术人”、“政治人”、“文化人”等人性假设。1.2“学术人”假设教育家蔡元培曾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强调大学的学术性,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m,这体现在人性假设上,就是“学术人”假设。学术人是集学者、知识分子、教授等群体的抽象概念,以传播、应用和创新知识为己仔[3],更注重真理追求、学术研究、科学创新、使命担当和价值实现。1.3“政治人”假设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

5、德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倾向于结成政治的共同体,在高校内部存在涉及各种价值和资源的影响过程的微观政治ui。由于学术资源相对稀缺,行政领导往往主导学术资源分配,普通教师较为弱势。“如今高校里的一个趋势是,评个教授还不如去当个处长。”边1这是“政治人”假设的具体体现,教职工有公开表达意见、参与学校决策、影响资源分配、实现价值共享等利益诉求。1.4“文化人”假设“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塑造了自己作为‘文化人’的本质。”M基于“文化人”假设,个体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念、道徳规范、理想人格,行为受到组织文化影响甚至支配;而个体也是组织文化的缔造者与传

6、播者。基于“文化人”假设,高校教师对大学文化建设与学术环境营造有着更高要求,怀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多种人性假设都有可能体现在教师个体身上。高校治理往往忽视了教师群体人性假设的多元性,不能形成有效激励。一是,忽视了教师“经济人”身份,薪酬增长与知识价值导向机制不健全,各学科间、科研教学管理各系列间收入差距不合理;二是,将教师看作纯粹意义上的“经济人”,忽视“学术人”、“政治人”、“文化人”身份。“学术人”方而,由于高校存在行政级别,管理体制有行政化倾向,冲淡高校应有学术属性、功能和文化,学术成员缺乏畅顺表达通道,学术话语

7、权较难获得尊重,学术自治在一定程度上被非学术因素干扰。“政治人”方面,因管理体制和部分管理者素质等因素制约,教职工缺少公开表达意见渠道,高校缺少与教职工进行有效沟通的机制,即使通过教代会、工会代表大会等发表意见,教职工也很难影响决策。“文化人”方面,随着教师整体经济状况改善,高校教师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逐渐弱化,更关注高层次精祌自由及自我实现,如晋升机会、科研平台、荣普奖励、价值追求等。3复合型高校教师激励体系的构建针对高校教师激励存在问题,根据教师群体多元化需求,从保障性激励、经济性激励、政治性激励、文化性激励等四层面,构建复合型激励体系。3.1保障

8、性激励保障性激励,包括保障激励、薪酬改革、政府改革等。保障激励是工资保险、福利补贴,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保健因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