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ID:9147753

大小:59.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1页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2页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3页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4页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四川省邻水县护邻乡中心学校四川广安638515)G62AISSN1004-1621(2016)07-031-02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伴随而生或之前存在的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一、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近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朿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

2、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一)办学条件简陋。由于地理位置边远,农村地区的中学校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一是教学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不达标。二是教学及设备条件相对较为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学校公用经费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发展经费使用需求。(二)师资力量薄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

3、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三)学校的品牌效应及综合影响力较小。农村学校难以像县城学校那样对学生及家长有吸引力。在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存在择校的心理和愿望还是较为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城读书的类型,一旦条件成熟,仍要想方设法进城里学校读书。(四

4、)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

5、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0的,于是就设立会考奖、期末测试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

6、(五)农村学生流失现象时冇发生。农村中学生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想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相比县城学校还奋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转往县城中小学读书也是导致学生进一步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六)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家庭环境。边远地区农村大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乡镇,无工业基础,富余的劳动力都流往城市。而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状况使大量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照看。父母出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

7、监护,安全隐患凸显;智力发展滞后,学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七)缺乏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视教育的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吋常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八)轮岗交流教师流于形式。自2015年秋季开始,教师轮岗交流成为趋势,并与职称晋级、升迁等挂钩,主要是支持落后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学先进的教育经验,推动教育发展。现实却是县城里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不了城里中小学"学习取经",只能是偏远乡镇的教师与偏远乡镇教师轮

8、岗交流,无任何先进教育理念可学,反而让本就条件坚苦的老师到另一个环境陌生同样条件坚苦的地方任教,迟迟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反而影响教学质量。二、发展对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必须依靠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人和重视教育投入jHj时,教师和家庭也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思想素质,为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生成长营造•-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