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

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

ID:9149326

大小:75.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9

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_第1页
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_第2页
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_第3页
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_第4页
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止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给予极大关注。日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十四年抗战”存不少表述和分析。其中口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宄视角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十五年战争”论,西方学界也出现一些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円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的看法。“十四年抗战”研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研究留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关键词】十四年抗战;国外学者;抗战历史研究:视角2017年初,教育部有关部门发函,要求修订各级各类春季教材,将“八年抗

2、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消息传出,引起国内外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是基于局部抗战与全国性抗战关系基础上的两个概念。“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幵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口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两种提法一直在不同的场合、角度和语言环境下使用。长期以来,虽然“八年抗战”概念的影响更为巨大,但关于“十四年抗战”的研究视角在国内外也一直存在。本文仅从抗战起止时间这一角度,选取相关信息,介绍H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的研究?角。日本学者

3、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口本学界对于口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动和进行的战争有多种研究视角,对战争的名称也有多种叫法。其中一部分日本学者主张的“十五年战争”说则比较集中体现了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这些学者所说的“十五年战争”是指日本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至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期间的历史。这段历史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历经中口战争、太平洋战争,虽然实际持续了14年,但学者们按起始年代的数字计,将其算为15个年头。因此日本的“十五年战争”实际上与“十四年抗战”在战争起止时间界定上完全一致,可以视为日本学者“十四年

4、抗战”研究视角的一种表现。“十五年战争”一说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1956年,口本哲学家、思想家鹤见俊辅在《中央公论》1月号上刊载的《知识分子的战争责任》一文中,首先使用了“十五年战争(1931-1945)”一词,并在同年《中央公论》7月号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美国像》一文中,解释自己使用“十五年战争”这一用语的原因。他认力,日本人将1931年至1945年的大战一分为二,把“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这一系列战争看成对华战争,而将太平洋战争理解为对美战争,并且认为口本只是在对美战争中遭遇了失败。这样划分战争时期,显然模糊了日本的战争责任

5、。因此他希望“现代史家能够设法将昭和6年以来至昭和20年的一系列战争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并给予合适的命名”。鹤见俊辅提出的“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不仅仅用于界定战争的时限,也体现着一种强调口本战争责任的历史观。这一用法提出后虽然在日本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领域引发一些反响,但并没有受到更多重视。12年后,1968年家永三郎的《太平洋战争》一书出版方初步改变这种情形。家永三郎在该书中明确指出:“从柳条湖事件到战败投降,日本与诸国之间展开的一系列不可分割的一一个人感觉理应如此理解一一战争”为“十五年战争”。不过因为当时“十五年战争”影响力尚小,家永三郎在该书

6、出版时,仍然以“太平洋战争”作书名。1974年家永三郎在高中教材《新日本史》的注释里将“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写了进去,亦成为在日本教科书中首先使用“十五年战争”第一人。之后黑羽清隆的《日中十五年战争》(教育社,1977-1979)、今井清一的《体系?口本现代史2:十五年战争与东亚》(口本评论社,1979年)、江口圭一的《昭和之历史4:十五年战争之开幕》(小学馆,1982年)和《十五年战争小史》(青木书店,1986年)、藤原彰和今井清一的《十五年战争史》全4卷(青木书店,1988-1989年)等著作相继使用“十五年战争”一词,这一用法在日本逐渐为人所知

7、并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日本现代史研究者江门圭一一直用“十五年战争”论这一框架进行口本现代史研宄,并通过执笔撰写日中战争通史等途径扩大影响,为“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江口圭一认为,H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4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及9月2日签署投降书这段时期内所发动的一系列包括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在内的对外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彼此内在紧密联系并恶性发展的一场战争。因此可以将这三次战争统称为“十五年战争”。并特别指出不考虑中国的动向(抵抗

8、、反侵略)就无法说明日本侵略过程。江口圭一还指出,“九一八”事变未必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日中全面战争,日中全面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