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

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

ID:9150294

大小:63.4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_第1页
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_第2页
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_第3页
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_第4页
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文章将文化力重构这一理念引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以英美文学课程内容设置和文学课程中文化力渗透模式为课程构建的主要研宄方向,强调文化创造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阐明了相对应的授课模式与授课内容,并论述了重构文化力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己关键词:文化力;大学英语;英美文学G642.3A1002-4107(2017)06-0042-02人类的命运和生存,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文化创造核心价值观,文化力是国家发展软实力的核心[1]。“和谐社

2、会”“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就是中华民族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进行的文化力再创造的结果,就是对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的追求。文化力作为软实力的核心更具有人性本质的力量,同物质力一样,与人们生产生活须臾不可分离。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传播载体,文学的发展水平衡量着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否成熟,也衡量着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智慧是否凝练,更在一定意义上考问着社会发展的活力以及人们对于自身及生存环境,生存基本的焦虑和反思态度。文学语篇的长期研究与熏陶在教学上有重要的意义,这种陶冶可以被当作一种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儒雅风俗、高雅气质,

3、提高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过程正是所谓的文学经典教育的宗旨。英美文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化宽容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观照,重塑中国现代发展的文化力和竞争力[2]。一、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意义外语教学在后结构主义吋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以词汇与语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内容和以讲授式为模式的授课方式己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巨变。在授课形式上出现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授课模式,但是在授课内容上,仍然是以词汇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传统授课内容。文学是从

4、先民开始所有的文化形态共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锤炼语言,传承文明,自我认识,加强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重构文化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研宄,特别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力的重塑模式和渗透方式,以及搭建大学英语英美文学经典教学平台的设想,国内教育界尚停留理论研讨阶段。欧美实行的博雅教育,日本的教养教育及中国的素质教育都是对文化教育的宝贵探索[3]。西方高等教育秉持文化育人这一中心主题,从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人的解放到现代教育中的强调集体意识、责任感和人性教育,文学经典教育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功能性转型。从古希腊的文艺功用学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理念再到后现代人的重

5、构理想,西方经典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双重途径展现了文化力的巨大张力[4]。史诗的严整性,神话的想象力,诗歌的优美感,戏剧的思辨力,小说的批判功能,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与其丰厚的思想内容都是凸显不同时代文化力的最佳载体。二、大学英语课程构建的模式与手段以文化力中英美文学教育的渗透方式为研究角度,凸显英美文学教育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特色。教学方案设计紧密结合高等学校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从对英美文学经典的筛选、阐释,到明确教学的目标与效果,制定了文化力在教学中渗透的对照模式。同时建立新型的多元对应模式,将外语教学中的具体环节与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相对应,

6、建立可扩充的流动性授课内容。同时要兼顾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储备的扩充、个人素质的加强以及实际的应试能力等多种学习诉求,使得新构建的学习模式具备短期和长期的双重效应,并能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要求。在对授课内容的甄选上,采用主题学的研究角度,建立渗透西方文化精神的英美文学教学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实践法与调查调节法等多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上力求打破传统教育学研究过于重视纯概念辨析与理论探讨的窠臼,建立一种能够渗透文化力的稳定对位模式,以主题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强调对学生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培养,将重塑民族文化力的理念的塑造植根于

7、英美文学教育教学中[5]。不管是在教育发达的丙方世界还是在当代中国,对文学经典的关注,都出自文化研宄与文学教育对现代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教育可以实现从传统的文学经典研究向大众文化研究,并对后现代的多种社会现象进行阐释的一种功能性转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需要界定经典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内容,平衡英美文学教育的比例与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6]。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前提下引入比较文学研究理念,并将英美文学经典主题引入具体教学单元中作为关键的实践突破点。对于“观照性”这一理念,授课教师要对中西文化根性问题有深入把握,在引入文化史视角、充实大量西方经典的同吋保持一

8、种当下思考的批判力也是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授课模式上,结合当下新型的课堂模式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