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

ID:9151547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_第4页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颞下颁关节上腔灌洗联合粘弹剂注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58例临床分析方继荣陈勃(通讯作者)(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腔科443500)【】目的分析评价关节上腔灌洗加粘弹补充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荞采用关节上腔灌洗加粘弹补充治疗,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的疼痛指数,最人开门度。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期下颌运动度较术前有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三个月增加明显,疼痛也有明显缓解(P<0.05)。结论关节上腔灌洗加粘弹补充治疗颞卜颂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能有效的减缓疼痛,±㉟加开门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2、法。【关键词】关节上腔灌洗术粘弹补充治疗颞丁颂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颞卜颂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是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患者常常表现开门受限,张门疼痛,关节绞索等临床症状[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行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咬合板治疗、关节镜外科复位治疗、开放性手术关节盘复位等方法。我院选择58例颞下颂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关节上腔灌洗加粘弹补充治疗,通过对其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开门度,关节疼痛VAS值进行对比,评价关节上腔灌洗加粘弹补充治疗颞卜颂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0月至201

3、2年12月在长阳县人民医院门腔科就诊的58例单侧颞丁颂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病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5-55岁,平均35.8岁。纳入标准:①有关节弹响和关节绞锁史,开门度<30mm。②张门或K颌前伸偏向患侧,健侧侧向运动<4mm,并有关节疼痛。③许氏位平片、锥形束CT、关节腔造影等检查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无盘穿孔及骨质改变。④无外伤史和精神病史。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耳甲腔消毒,标记关节窝及关节结节,采用单针灌洗的操作方法,用8号注射针头,于髁突后上方向前、内、上约30°抵关节结节后斜面,推药无阻力并可冋吸药液表明进入关节上腔,注入2%利

4、多卡因2ml,使关节腔膨隆,并留置针头。然后用0.9%氯化钠复发加压冲洗,待冲洗液清亮后吸干,最后注入lml透明质酸钠,拔出针头,手法复位,嘱患者作开闭口及侧向运动。每周一次,3周一疗程,3周后评价临床效果。1.3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2]1.3.1疗效评价方法①最大开口度:钢尺测量治疗前后最大开口度。②疼痛自我评定:采用主诉疼痛分级(VSA)法,由患者自我评价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疼痛,0-3表示冇轻微疼痛,4-6分表示冇疼痛并影响睡眠,7-10渐强烈疼痛,疼痛难忍。1.3.2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张口度〉35mm,前伸及侧向运动〉6mm。下颂无明显偏斜,关节无弹响,疼痛

5、消失。[4]有效:开口度〉30mm,前伸及侧向运动〉4mm,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5]无效:主诉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开口度无明显改善。1.4随访测量术后1、3、6月患者疼痛指数、最大张口度的变化。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α=0.05。2结果2.1治疗疗效58例患者行关节上腔灌洗加粘弹补充治疗后1、3、6月复诊,观察临床指标。根据颞下颂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疗效评价标准对苏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表1)。表1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例)2.2疼痛指数58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吋用VAS尺测量失节区瘦痛指数

6、,治疗前VAS值与治疗后VAS值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3、6个月间VAS值无明显差异(P〉0.05)(表2)。表2治疗•前后VAS结果分析(n=58)(-x±s,cm)2.3最大开口度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用钢尺测量最大歼口度,得出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最大开口度。治疗后1、3、6个月开口度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6个月开口度无显著差异(P〉0.05)(表3)。表3治疗前后最大开口度分析(-x±s,mm)3讨论颞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病因复杂,可能与翼外肌痉挛、关节长期过度负重有关,0前尚无

7、统一认识,但多数学者认为关节内微损伤是重要因素。发病机制为在解剖因素的基础上,关节内的微小创伤引起关节表面的损伤,使下颌运动的摩擦力增加,导致双板区韧带拉长,出现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在此情况下,盘突运动不协调,开口过程中髁突横嵴越过关节盘后缘,向上撞击到中带或关节结节处而发生弹响。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双板区韧带过度松弛,开U过程中关节盘始终成为髁突运动障碍,而变为颞颂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上常出现关节绞索其至开口受限,即前移位的关节盘机械阻挡髁突运动而引起张U受限。另外,关节盘前移位常伴发盘后区损伤及翼外肌痉挛,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