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

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

ID:9157116

大小:8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_第1页
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_第2页
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_第3页
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_第4页
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疆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地质特征浅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O三队伊宁835000群吉萨依铜矿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伊犁亚板块之中,其三级构造单元为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属丙天山阿吾拉勒铁铜多金属成矿亚带。群吉萨依铜矿体主要受闪K:岩一隐爆角砾岩控制,目前在闪长岩脉中己发现全岩矿化的铜矿体,即1-2号矿体,可见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孔雀石、碳酸盐、绿泥石等矿化蚀变。向深部追索,矿体延深较稳定,应属于玢岩型铜矿床。关键词:群吉萨依铜矿;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闪长玢岩;隐爆角

2、砾岩;扮岩型铜矿床1、区域地质背景群吉萨依铜矿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伊犁亚板块之中,其三级构造单元为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区域出露的地层有中上元古界的黑云母斜长变粒岩、透辉石变粒岩夹镁橄榄石大理岩、中上石炭统的火山岩夹粉砂岩、二叠系下二叠统乌郎组的火山岩夹砂岩和塔尔得套组的砂岩、砂砾岩夹火山岩、上二叠统的晓山萨依组、克孜勒巴斯陶组、塔姆其萨依组和巴斯尔干组。区内发育有平力丙期侵入岩。IX域成矿地质背景属丙天山成矿带阿吾拉勒多金属成矿亚带。该成矿亚带为早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石炭一二叠纪火山沉积

3、盆地。2、矿IX地质特征2.1地层区内地层主要出露有下二叠统乌郎组、塔尔得套组。下二叠统乌郎组:该组地层以安山玄武玢岩、杏仁状安山岩为主,夹凝灰质砂岩,尤其是安山玄武玢岩,杏仁状安山岩常构成矿体上下盘,有时也有部分地段赋存小的铜矿体。下二叠统塔尔得套组: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和北部,呈不规则分布,以杏仁状安山玄武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为主,与紫红色砂岩呈互层产出,每一互层产出代表一个喷发间断。2.2构造2.2.1褶皱构造区内褶皱构造仅有托斯巴背斜,是群吉复向斜之中次级背斜,该背斜位于勘查区中央,东端在

4、克孜库拉附近被F1号断裂破坏。西端于群吉萨依河附近倾没,长约4.5km,宽1.5km。背斜轴近东西向,略呈反“S”形,轴面倾向北。轴部地层为下二叠统乌朗组第四岩性段的粉砂岩、深灰色安山岩等,并有次安山-玄武玢岩和辉长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两翼为下二叠统塔尔得套组地层,苏地层及产状均不对称。北翼产状大约为330°〜335°∠35°〜55°,在背斜东段克孜库拉附近,受断裂F1的影响,使北翼地层发生偏移,产状变为:290°∠40°〜50&d

5、eg;左右,地层走向与背斜轴成近垂直相交。南翼地层由于第四系覆盖仅出露乌朗组第四岩性段及塔尔得套组第一、二、三岩性段,主要以第二岩性段为主。第一、三岩性段仅出露于背斜西段局部地区及背斜倾没处,产状一般为170°〜190°∠45°〜80°。群吉萨依铜矿床位于上述背斜西部倾伏端,地层产状与区域构造相吻合,即矿区中部、北部地层向北倾,倾向50°左右,矿区西部向西倾,倾角20°-40°,矿区南部地层向南西倾,倾角20°-40°

6、;。2.2.2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以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规模较大,断裂延伸较长,多为张扭性,具多次活动特征,是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2.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出露面积约占基岩出露面积的60%,极为发育,包括火山岩、次火山岩、侵入岩,其中尤以酸性-基性火山岩最为发育。2.3.1火山岩区内火山活动强烈,形成许多层状分布的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构成下二叠统乌郎组、塔尔得套组地层之主要岩石,从岩相划分,均为陆相喷发。就喷发型式来说,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皆有。火山岩占区内岩浆岩出露面积的绝大部分,

7、以基性和酸性熔岩为主,中基性火山碎屑岩次之。2.3.2侵入岩区内侵入岩皆为华力西晚期的产物,规模不大,多呈小岩株、岩脉产出,基性、中性、酸性均有分布。根据艽切穿的地层时代,相互关系和区域上岩体的岩性对比等情况,人致可以确定其均为华力西晚期第三个侵入次的产物。现就各岩体的岩性特征及产出吋间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辉绿玢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北部,纺锤状,长40m,宽10m,侵入于下二叠统塔尔得套组地层中,规模较小,呈小岩株、岩脉产出。2.闪长玢岩:分布于群吉萨依铜矿区,呈脉状产出,长约500米,平均宽

8、度20米左右。侵入于下二叠统乌郎组地层中。3.花岗斑岩:出露2个较大的岩体。其一、分布于矿区东部,区内出露不全向东延出区外。为一鞍形脉状浅成岩体,长轴走向近东西,长约1.5km,宽约100〜300m。岩体南部侵入于下二叠统乌郎组地层中。岩相分带不明显,主要为浅肉红色花岗斑岩。边部粒度稍细,形成宽约5〜10厘米的冷凝边,内部粒度略显粗大。其二位于矿区南部,为一弯钩状,北东部厚大,南西部细小,宽4-24m,长160m,未见冷凝边。4.钠长斑岩:分布于群吉铜矿南北地区,侵入于下二叠统塔尔的套组地层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