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

ID:9234536

大小:121.6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4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_第1页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_第2页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_第3页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_第4页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551-1995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1996—05—27发布1997—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2.引用标准GB180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GB6414铸件尺寸公差TB66机车车辆制动机弹簧技术条件TB

2、1902铁道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装置用铸铜配件通用技术条件TB1903铁道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装置用铸铁配件通用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3.1.中继阀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本标准制造。3.2.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的m级。3.3.未注形位公差按GB1184的D级精度要求。3.4.铸件的尺寸公差按GB6414的CT10级。机械造型最大错型值1mm,手工造型最大错型值2mm。3.5.铸件允许的铸造缺陷及焊补要求应符合TB1902或TB1903的规定。3.6.弹簧在图样中未注明精度等级的应符合TB6

3、6中2级精度的规定。3.7.阀体应进行彻底清砂和化学防锈处理。3.8.中继阀各阀体、管座的体壁之间应进行900kPa压缩空气的气密性试验,3min内不得漏泄。3.9.中继阀排气口、各接合部、结合处密封性能均须良好,不得漏泄。3.10.橡胶件应耐油、耐寒,符合产品图样及制动机橡胶材料的有关标准,且作用均须良好。3.11.中继阀外表面须涂C06—1铁红醇酸底漆后再涂C04—42浅灰色醇酸磁漆。14.试验方法中继阀须在经部级鉴定、批准的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试验台(见附图)上进行试验。4.1.总风遮断阀试验4

4、.1.1.试验准备及漏泄试验开F1、2、15号风门。开排气阀39。关其他风门。用肥皂水或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P39、阀体大气口及连接处,均不得有漏泄。试完后关排气阀39。4.1.2.作用试验4.1.2.1.关15号风门,开14号风门。开排气阀38,待压力空气排净后,开排气阀39。排气口P39应猛烈排气。4.1.2.2.关捧气阀38。开15号风门。排气口P39应停止排气。4.2.中继阀试验4.2.1.试验准备开F1、F2号风门。调压阀调整试验台的工作压力为500kPa或600kPa。开4、5、17号风门。关

5、其他风门。操纵阀手柄在一位至六位间往复移动4~5次。中继阀各部动作应正常。4.2.2.漏泄试验4.2.2.1.操纵阀手柄置一位。用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由二格升到三格的时间应大于45s。4.2.2.2.操纵阀手柄移置六位。待压力空气排净后关5号风门。开排气阀40。用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P40,由二格升到三格的时间应大于50s。4.2.2.3.开16号风门。用肥皂水检查过充部大气口及各连接处,均不得漏泄。试完后关16号风门,关排气阀40。(开33号风门,消除过充压力后关33号风门)。4.2.2.4.关4号风

6、门。待压力空气排净后,操纵阀手柄由六位移置一位。开排气阀40。用肥皂水或漏泄指示器检查排气口P40,不得有漏泄。试完后开4、5号风门,关排气阀40。4.2.3.列车管阶段减压、阶段增压试验操纵阀手柄置一位。待列车管压力达500kPa或600kPa后操纵阀手柄移置三位。4.2.3.1.将操纵阀手柄在三位至五位间往复移动,待列车管2压力降至250kPa或350kPa时操纵阀手柄置三位。列车管2压力应阶段减压。列车管2与列车管1的压力差值应小于1OkPa。4.2.3.2.将操纵阀手柄在三位至二位间往复移动。列车

7、管2压力应阶段增压。列车管2与列车管的1的压力差值亦应小于1OkPa。4.2.4.活塞灵敏度试验操纵阀手柄置一位。待列车管2压力达500kPa或600kPa后开排气阀40,列车管2压力下降5kPa后关排气阀40。列车管2压力应能恢复。24.2.5.供气阀供气试验操纵阀手柄移置五位,待列车管压力空气排净后操纵阀手柄移置三位。然后操纵阀手柄移置一位。列车管2压力由零上升至480kPa或580kPa的时间应不大于3s。4.2.6.排气阀排气试验列车管定压为500kPa时,操纵阀手柄置一位。待列车管压力达500k

8、Pa后关17号风门。操纵阀手柄移置五位,待列车管1减压240~260kPa时操纵阀手柄移置三位。开17号风门。列车管2压力由500kPa降至与列车管1压力平衡的时间应不大于3s。列车管定压为600kPa时,操纵阀手柄置一位。待列车管压力达600kPa后关17号风门。操纵阀手柄移置五位,待列车管1减压350kPa时操纵阀手柄移置三位。开17号风门。列车管2压力由600kPa降至与列车管1压力平衡的时间应不大于4s。4.2.7.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