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

ID:9238186

大小:201.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4-24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_第1页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_第2页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_第3页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_第4页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译(仅供参考)一、品格·胸怀[先秦]先秦诸子语录(一)P1孔子《论语》八则译文1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蒙蔽,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很危险。2孔子说:仲由(子路),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就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这就是聪明智慧的)。3孔子说:发财和做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困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去摆脱。君子[如果]抛弃了仁爱,怎么可能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不在像吃完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离开仁爱,[即使在]紧急匆忙

2、时也一定跟仁爱同在,[就是在]遭受挫折、流离失所时也一定与仁爱同在。4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跟从他们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自己也有]就改正它。5孔子在河边上说:时光流逝就像这河水的流动啊!日日夜夜从不停止地匆匆而去了。6孔子说:天气寒冷了,这以后才懂得松树柏树[经得起挫折的考验]是最后凋零的。7孔子说:处在上位的人本身的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的行为不正当,虽然下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见P243注215)8孔子说:有志向、讲仁爱的人,不会贪生怕死去损害仁义,只有自我牺牲来成全仁义道德。

3、《大学》(经一章)译文古代想要使天下人人都发扬善良美德的人,[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先要整治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家庭,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好自身,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心志,先要使自己意念诚实;想要意念诚实,先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推究事物的道理以后知识就丰富了,知识丰富了意念就诚实无妄,意念诚实了心志就端正,心志端正了自身修养就好,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整治得好,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治理得好,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太平了。从天子到老百姓,一切都是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如果这一根本混乱、要想治理好末节、是不可能的

4、,如果对应该看重的反而轻视,对应该看轻的反而重视,[要想成就事业]这是从来没有的事。《中庸》(第二十章)译文1有的人天资聪颖、能自然地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有的人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有的人通过遇到困难时解决困惑疑难问题获得知识,(尽管三者的途径不一样、但)获取知识的效果是相同的;有的人心安理得、出于本能自然地去行道,有的人出于对自己有利而去行道,有的人条件或力量不够、但能发奋用功去行道,(尽管行道的目的不一样、但)到了成功时结果是同样的。孔子说:“喜好学习就能接近智慧,努力行善就能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能接近勇敢。”懂得这三个方面,就知道怎样修养自身了;懂得怎样

5、修养自身,就知道怎样管理别人了;懂得怎样管理别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2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勤勉地思考,明白地辨别,踏踏实实地去实行。[不曾学习过的就去学]要么不学,要学、不学会了就不停止;[不曾请教过的就去请教]要么不请教,要请教、不问明白了就不停止;[不曾思考过的就去思考]要么不思考,要思考、不思考好了就不放弃;[不曾辨别过的就去辨别],要么不辨别,要辨别、不辨别清楚就不停止;[不曾实行过的就去实行],要么不实行,要实行、不做踏实了就不放弃。别人用一倍的功夫就能做好的事、我用百倍的功夫去做,别人用十倍功夫就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去努力。果真能够具有

6、这种精神,即使再愚笨的人也必定能达到聪明的境地,即使再软弱的人也一定能达到勇敢的境界。53荀况《荀子·天论》译文夸大天的作用[盲目地]崇拜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来畜养而控制它;顺从天的意旨[一味地]歌颂它,不如掌握天的[变化]规律进而利用它!空望好的天时、等待天的恩赐,哪里比得上顺应季节的变化、驱使上天为人类服务!依赖物类原有的基础、求得量的自然增加,哪里比得上运用人的智慧使物类发生质的变化!思慕万物而观赏它,不如利用万物而不让它失去!羡慕万物的产生,不如促进万物更好地生长!所以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寄希望于天,不符合天地万物的客观情况。老聃(李耳)《老子》(第2、2

7、2、63章)译文1天下的人都懂得了美好的东西是美的,这样才有了丑;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善良的东西是善的,这样才有了不善良。所以有和无是在对立中互相生成,难和易是在对立中互相转化,长和短是在对立中互相体现,高和下因对立而互相依存,音和声因对立而互相和谐,前和后在对立中互相区分。因此圣人无所作为、以“无为”的态度处事,用“不言”的方式去教化别人。2受得住委屈、反而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张,低洼的地方反而能充盈,陈旧的反而易出新,少取反而能多获,贪多者反而会迷惑。因此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万物的工具。不固执已见,所以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判别得

8、清楚;不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