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

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

ID:930064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7

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_第1页
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_第2页
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_第3页
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尝试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西山小学 谈惠英  伴着新世纪的曙光,伴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迎来了数学教育的新时代。大众数学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材体系,作为一名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已成为首要任务。伴随新课程、新教材,我开始了尝试性地研究。在不断地反思中,探索着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学思路。  我是在教一年级时开始接触新教材的,新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画面,形式多样的习题,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以及各种形式的问题情境,组

2、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给了师生新的视觉享受和思维空间,学生学起来如同读故事,爱不释手。学生爱看数学书,更爱学数学了。作为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喜爱数学,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记得在教“分一分与除法”一课时,我认真通读了这部分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现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体验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的亲身经验出发认识除法。我想:应该以“分一分”这一活动为切入点激发兴趣,创设体验与交流的空间。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学习,让兴趣持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

3、课铃响了,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教室,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有的还在窃窃私语。我环视一下同学们,只见他们把目光都集中在我的书包上,这就是我的意图――引发学习兴趣。我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啦?”他们争先恐后地猜起来……在学生们的猜测中,我把桃子、糖果、铅笔、文具盒、筷子、木块、气球一一拿出来,顺势说:“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共同分一分这些东西,看看怎样分才合适?”同学们听了非常高兴,积极参与。我先请两名同学上来分八个桃子。只见这两个同学你一个我一个,很公平地分完了桃子。“你们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我望望看得出神的同学们说。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有!

4、”几个小机灵忙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一个同学说:“可以他一个,她七个。”另一个同学说:“也可以他两个,她六个。”另一个同学又补充道:“还可以他三个,她五个。”另一个同学说:“或者全给他,不给她。”我笑了,孩子们多聪明,他们需要教师不住地调动并给予充分的机会啊!“哪一种分法最公平呢?”我又进一步追问。同学们很容易就发现平均分,我充分地肯定了他们的结论。为了让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于是,我让同学们分木块、分筷子、分铅笔。在动手实践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平均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又变戏法似地让同学们平均分糖果。他们的兴趣更高了。有的小组给20块,有的小组给22块。让四个同学共同讨论该怎样分,

5、每人分到几块?不一会,有20块糖的小组就分完了,而有22块的小组却出现了问题:剩下的两块给谁呢?同学们很聪明,四人一商量,都说把糖分两半,这样就是平均分了。我同意了他们的想法。然后,又拿出10个气球让同一组的同学分,又剩下两个,我说:“这回我们把气球剪成两半怎么样?”同学们都笑了,说不能分。“为什么?”我连忙问。一个同学说:“如果剪成两半,气球就坏了。”另一个同学说:“我看剩下的两个还是给老师吧!”大家都赞成。看来,孩子们已经发现在生活中进行平均分时,也会有剩余的现象。这种结论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的,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对这一问题的感悟是源于自我兴趣,是一种积极而主动的

6、思考。教学中老师的巧妙设计,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把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数学已成为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