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要籍选读考纲

历史要籍选读考纲

ID:9317159

大小:8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7

历史要籍选读考纲_第1页
历史要籍选读考纲_第2页
历史要籍选读考纲_第3页
历史要籍选读考纲_第4页
历史要籍选读考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要籍选读考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编先秦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第一章中国古籍的雏形一、《尚书》:现存史书中最古者,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现存五十八篇)1、《今文尚书》(由伏生口述,西晋已佚散失传),《古文尚书》(得自孔子壁中,以其用用古字写成而命名)。2、所谓伪《尚书》,是指东晋元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伪《尚书》(即十三经注疏本《尚书》)。3、体裁:典谟诰誓命4、体例:严格来说,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5、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①《尚书》实际上每一篇

2、都有一个标题,在一个标题之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传本末体的萌芽。②《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它是经孔子编定的,全书编排,是按朝代的,在每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的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所以《尚书》又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③《尚书》保留了上古时代的许多原始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二、《逸周书》:原名《周书》、《周史记》,也是现存最古的史书之一,以记言为主的史书。1、今本《逸周书》共十卷七十一篇,是旧本《逸周书》与《汲冢周书》相结合的产物。2、史料价值:最起码可以反映一种

3、现实,总会有些根据,代表当时的社会思潮,但文词太过浅显,可以引用但要做出说明。第二章编年体的产生一、《春秋》:孔子根据《鲁春秋》修改而成。1、体例是编年体,其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2、编年体记事方法特点:“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3、解释《春秋》的三本书:《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3、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有重要贡献。)①《春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②孔子不仅是私人修史的

4、开创者,而且也是私人办学的开创者。正因为招徒讲授,才使得《春秋》传布于民间。4、缺点:①记事太简单,记事没有具体内容,只有结论,而无事实经过,很难理解其经文的意义。②侧重书法,不能坚持直书,有很多曲笔及回护的地方。二、《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省称,相传左丘明著。1、体例特点:①属于编年体史书。②用史实疏证《春秋》。③叙事时不只详明当时事件的原委,还在记载人物对话当中,集录了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这是研究春秋以前历史的重要资料。④《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2、成就:①为我们保

5、存了大量的史料,材料丰富,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最重要的史书。②思想观点有很大的突破,其中包括很多进步思想,把周王室与一般诸侯国同等看待;集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等。③描写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突出了作者不单纯地把战争看做是军事行动问题,而首先看做是政治问题,这给当时及后世的教育影响是深刻。三、《竹书纪年》:原名《纪年》,出自晋代《汲冢书》,共十三篇。《穆天子传》:也出自晋代《汲冢书》,叙述周穆王西游之事。【编年体:特点:以年为纲,以事相从。优点:按时间顺序纪事,诸事共载于一篇

6、,使读者容易了解在同一时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整个国家的形势如何。缺点:因为按年纪事,一件事如果经历了几年或几十年,就不能不散记在数年或数十年之间,混杂在数十百件事之内;读者要想了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必须付出很多劳动和时间,来从事翻检。】11【纪事本末体:特点:是以事为纲,因事命篇,详记一事的原委。(以事件为中心,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前后连贯,又不突出。) 优点:读者读后,对于一件事之首尾,可以一目了然。能获得比较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 缺点:因为它是以事为纲,因事名篇,对于同年共世之事,不

7、能并载,使读者孤立地只知一事,不知此事和其他事的关系。纪传体只能从全部历史中选择其某些方面作系统叙述,而不能对全部历史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这是它的局限性。】第三章国别体的出现一、《国语》: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全书共二一卷。1、《国语》与《左传》同为左丘明所作,但二书性质不同,一为历史资料汇编,一为历史著作。2、体例特点:①按照国别叙述史实,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②以记言为主。③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不是著述体的历史著作。3、思想倾向:①与儒家接近,反映在尊周崇礼和民神问题上。②虽

8、然接近儒家,但对其他各家的观点并不排斥。4、对中国史学的贡献:①从体例上说,它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先例。②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重要参证,在史料上价值很高。二、《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西汉经刘向系统整理,北宋曾巩的编订校补,才成书。1、体例:本书共三十三卷,按国别、按时间顺序记事。其内容是记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