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

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

ID:9372559

大小:175.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9

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_第1页
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_第2页
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_第3页
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0卷第2期大连民族学院学报Vo.l10,No.22008年3月JournalofDali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Mar.2008*噶尔丹兵进喀尔喀对东北疆域的影响黑龙(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大连116605)摘要:1688年,漠西准噶尔蒙古首领噶尔丹引兵三万攻占漠北喀尔喀蒙古,从而直接影响中俄正在进行的划界谈判,迫使清政府向俄国做出重大让步,使中国失去了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领土。当时,清政府一时难以把握在北疆出现的复杂局势,没有及时出兵击溃噶尔丹,结果在与

2、俄国的划界过程中置自己于不利地位。关键词:清朝;噶尔丹;喀尔喀;尼布楚条约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15X(2008)02-0101-04噶尔丹(1644-1697),准噶尔政权的奠基者对喀尔喀蒙古的宗主权。巴图尔珲台吉之子,出身高贵;藏传佛教格鲁派高自17世纪上半叶起,沙俄势力不断入侵我国僧温萨活佛的转世,宗教地位显赫。13岁入藏,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陆续建立军事在达赖喇嘛、班禅博克多门下学经,深受其赏识,城堡和俄民居住点,并掠夺自然资源,强迫中国居/达赖

3、喇嘛之徒遍西域,而特重嘎尔旦,所语密,民缴纳贡赋。后来,沙俄势力渗透到黑龙江流域[1]虽大宝法王、二宝法王不得与闻。0后来,从西中国重镇雅克萨。清政府分别于康熙二十四年藏返回准噶尔部,凭借贵族和活佛双重身份及过(1685)和康熙二十五年(1686),发动两次雅克萨人的胆识,逐步统一漠西蒙古各部,南并回疆,西战争,打败了俄军。在此基础上,清政府提出了和扩哈萨克,/攻取降服者一千二百余城,乃习于战平谈判的建议。于是双方决定派出使团分赴边[2]964斗之国也。0从而成为与清朝对峙的强大政界,进行划界谈判

4、并签订和约。权。继而,率兵东征喀尔喀蒙古,对清朝的北部和康熙二十五年(1686)二月,沙皇派出了以御东北部疆域带来危机,并严重影响了中俄正在进前大臣戈洛文为代表的使团。康熙二十七年行的划界谈判及5尼布楚条约6的签订。本文在(1688)五月,清朝派出了以内大臣索额图为首的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重大历史事谈判使团赴楚库柏兴(色楞格斯克)。康熙帝对件,以求获得更接近史实的观点和结论。谈判大臣吩咐如下:上谕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等曰,罗刹侵我边一境,交战于黑龙、松花、呼马尔诸江,据我属所居尼黑龙江流

5、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自古以来是布潮(楚)、雅克萨地方,收纳我逃人根特木尔等。中国的领土,世代居住着中国的布利亚特蒙古人、及我兵筑城黑龙江,两次进剿雅克萨,攻围其城,喀尔喀蒙古人和通古斯各部族。清朝开国后,经此从事罗刹之原委也。其黑龙江之地,最为扼要,过半个世纪的斗争,将东北全境收归于自己的统由黑龙江而下,可至松花江。由松化江而下,可至治之下。清政府在宁古塔设置/章京0,派驻军嫩江。南行,可通库尔瀚江及乌喇、宁古塔、席北、队,统辖黑龙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此时,科尔沁、索伦、打虎尔诸处。若向黑龙

6、江口,可达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尚未被清朝统一,属于喀尔喀于海。又恒滚、牛满等江及净溪里江口,俱合流于蒙古土谢图汗部领地。顺治十二年(1655),清朝黑龙江。环江左右,均系我属鄂罗春、奇勒尔、毕对喀尔喀蒙古实行/八扎萨克0制度,开始确立了喇尔等人民及赫哲、飞牙喀所居之地。若不尽取*收稿日期:2007-11-20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4005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BZS005)。作者简介:黑龙(1964-),男,蒙古族,内蒙古扎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清

7、史、蒙古史、满蒙文献研究。102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第10卷之,边民终不获安。朕以为尼布潮、雅克萨、黑龙整。噶尔丹占领喀尔喀以后,继续追击溃败不堪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的喀尔喀人及其首领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可少弃之于鄂罗斯。我之逃人根特木尔等三佐领克图逼近边界,从而直接危及漠南蒙古地区,引起及续逃一二人,悉应向彼索还。如鄂罗斯遵谕而清政府的震惊。康熙帝急调兵力,于内外蒙古边行,即归彼逃人及我大兵所俘获招抚者,与之划定境线堵防噶尔丹军队。同时,还腾出了巨大的人疆界,准其通使贸易

8、。否则尔等即还,不便更与彼力、财力,着手解决蜂拥而来的喀尔喀难民的安置[2]465-466议和矣。问题。这样,清政府的精力明显分散,无法按原定从中可见,清朝政府收复失地、划定疆界的目计划,与俄方进行谈判,显得十分被动。康熙帝根标和原则极为明确。由于清朝两战雅克萨获胜,据形势的变化,调整了对俄谈判方针:在中俄关系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对谈判充今以尼布潮(楚)为界,则鄂罗斯遣使贸易,满信心和勇气。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风云,对北无栖托之所,势难相通。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疆局势和清朝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