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

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

ID:9400069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_第1页
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_第2页
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_第3页
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_第4页
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静中学高考语文高效模拟卷4    本试卷共7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精粹      挥豪泼墨      编纂(cuán)    斐(fěi)然成章B.防犯      家长里短      苍劲(jìn)     乳臭(xiù)未干C.袒护      明察暗访      湖泊(pō)      奴颜婢(bì)膝D.费时      精减节约  

2、    绮(yǐ)丽      返璞(pú)归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校级篮球联赛中,两支球队原定于月底进行比赛,因场地问题无法按时进行,最终这场比赛无疾而终。B.一时间,许多国人把健康类的图书中的某些观点视为金科玉律,大有不按照此法去做就有被健康抛弃的危险。   C.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规范旅游培训市场势在必行,行业龙头企业主抓社会培训工作责无旁贷。   D.当今一些人或唯物质利益马首是瞻,或把实用主义奉为准则,或以及时行乐为目标,丧失了人生应有的境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部分省市普遍遭遇

3、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导致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而造成的。   B.针对当今社会上频发的拐卖儿童现象,全国妇联发表声明,呼吁广大群众增强反拐意识并积极提供被拐卖儿童的有关线索。C.在地震发生后,日本反核游行已举行数次,3月20日的涩谷游行参加人数接近2000人,日本警视厅出动上百名警察维持。 D.圆明园遗址不是一般意义的旅游景点,它是严肃神圣的地方,是人们接受教育和熏陶,瞻仰历史,感受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场所。 4.对下面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由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的,它具有浓厚的雄辩色彩,

4、善于用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词锋犀利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南北朝时北方的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C.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抒发爱国情怀的小说,船家少女翠翠的形象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D.桑提(地)亚哥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这个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绘画,是画给人看的,通常被称作视觉艺术。                         。这种凭借视觉

5、而引           起它种感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①于是,一艺而兼众妙,仅仅作用于人们眼睛的绘画,却似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感官②通过画家的写形绘色,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鸟鸣蛙唱、流水叮咚;似乎可以嗅到花香阵阵、芳草袭人   ③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完整鲜明而可感的艺术境界④也好像能够触摸到石坚雪寒、山温水软⑤然而优秀的作品并不停留于观者的视觉 A.②④③⑤①    B.⑤①②④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

6、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①之礼,致白屋②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侯。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③,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

7、之曰:“不肯碌碌,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亲属皆宿卫内侍。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愿赐清闲之宴,口陈灾异之意。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名,曰:“此东海萧生邪?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望之对,以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逐昭公。向使鲁君察于天变,宜无此害。今陛下以圣德居位,思政求贤,尧、舜之用心也。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唯明主躬万机,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明陈其职,以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对奏,天子拜望

8、之为谒者。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累迁谏大夫,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