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

ID:9411089

大小:14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30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_第1页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_第2页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_第3页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_第4页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冯兴华钟业喜李峥荣傅钰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地理与环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1988、2001、2012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影响力指数及交通路网数据,运用Kernel密度分析法、分形理论、修正引力模型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结构演变、城市等级结构演变及城市体系演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变化明显,由单一低水平倶乐部向中、高水平的多个俱乐部发展,出现城市规模多峰主的“倶乐部趋同”现象,低、中、高

2、的等级序列分布模式趋于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在空间上逐步形成典型的多核心-边缘结构;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体系总体呈初级首位型特征,但合理化发展趋势明显;城市引力强度差异持续缩小、地域差异性显著,低层级引力城市多分布在屮西部地区;区域内逐步形成长三角、中三角及大西南3大城市体系,而中三角城市体系组织相对松散。基于城市体系格局分析,研宄从因素层、机制层、特征层及目标层等4个层次探讨了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演化机理。关键词:Kernel密度分析法;分形理论;城市体系格局;空间演化机理;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的空间合理性及完善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功能的发挥和竞争力的提

3、升,因此成为城市研宄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外学者对城市体系空间格局的研究多集中在相关测度模型的建立和理论的完善边1:德国经济学家Auerbach在20世纪初提出等级-规模法则ULZipf在等级-规模法棊础上进行了相关和拟合分析、提出了反映位序-规模关系的Zipf法则££,这些理论法则为城市体系研宄奠定了基础;美籍数学家Mandelbort于1967年首次提出分形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城市体系研宄以探宄城市体系的分维数性质位1。之后,一些学者相继对城市体系研究相关理论进行了定量分析Hl:Jeff等m提出全球大城市分布符合Gibrat法则和Zipf法则,并认为移民

4、对全球城市体系具有一定影响;ChenYanguangXll基于Zipf法则的3种数学模型分别探讨了其适用条件与范围。得益于国外理论的引进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国内的城市体系研宄快速推进,主要集中在城市体系理论M、空间结构及其演变机理和城市体系定量研究等方面。陆大道院士提出了点-轴渐进扩散理论m及中国国土开发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姚士谋等U21对屮国城市群开展丫系统研究,揭示丫屮国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及其发育机理;王发曾等un、尚正永等[12]、程开明等m、刘继生等U21、边梅婷等Xiil均结合传统计量方法及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原城市群、长三角、中部地区

5、、东北三省及徐州城市圈等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崛起,以传统的位序城市关系逐步转向以模型方法或大数据为棊础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的城市网络关系研宄。冷炳荣等un、顾朝林等m等从经济角度结合传统模型和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构逑了城市联系网络,刻両了中w城市体系的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吕拉昌等uzi基于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从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五级塔型城市创新体系结构;吴康等m基于企业名泶的总部-分支机构关联大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对屮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钟业

6、喜等基于铁路始发列车数量,运用阁表判别和聚类分析法揭示了中国城市“T”型空间分布特征。从现有和关文献来看,城市体系格局研宄主要呈现出研宄数据多元化、研究方法集成化及研究尺度细致化等典型特征;但同时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现状特征分析、较少深入分析其长时间序列的演变态势及其特征。为此,研宂棊于城市影响力指数综合指标体系通过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及修正引力模型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进行长吋间序列下的演变特征分析及其构建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未来“一弓两箭”战略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启动长江经

7、济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mi。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长江经济带将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国家经济增长新的支撑带、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与沿海沿江沿边全而开放的示范带。虽然近年来沿江省份社会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立体交通网络初步成型、局部区域城市体系逐步稳固,但作为一个含9省2市的巨型区域,地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极大,内部非均衡化的发展痕迹十分明显,全域城市体系远未形成。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内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结合传统数理统计方法、修正引力模型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及其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长江

8、经济带的城市体系优化及区域空间开发提供指导意见。1研宄区域、数据来源及研宄方法1.1研宄区域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