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

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

ID:9421967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_第1页
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_第2页
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_第3页
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_第4页
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  中风是中医病名,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中风一旦发生,大多难以治疗,尤其中风昏迷,预后不佳;恢复期邪虽衰,但正已伤,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仍需长时间辨证治疗和康复护理,使邪祛正扶,而获痊愈。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选70例患者均为2013-012013-10于我院脑病科住院患者,男40例,女3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9岁,平均(67.0±2.1)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2周,平均(2.1±

2、;0.4)个月。  1.2诊断标准    中风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护理学》,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风痰瘀阻型:口眼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黯紫,苔滑腻;气虚血瘀型: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肝肾亏虚型: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或舌淡红,脉细。  1.3护理方法  1.3.1常见症状、证候护理    1.3.1.1半身不遂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

3、。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如患者不能进行主动活动,则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生活所需。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①舒筋活络浴袋洗浴: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入药液(药物组成:天麻、夏枯草、赤芍药、菊花、甘草等)中洗浴;或将毛巾浸入药液中同煮15min,煮沸后调至保温状态,用长镊子将毛巾捞起,拧至不滴药液为宜,待温度适宜后,再敷于患肢。②中频、低频治疗仪:  遵医嘱选取上肢肩井、曲池、合谷、外关等穴,下肢委中、昆仑、悬钟、阳陵泉等穴,进行经络穴位电刺激,每日1~2次,每次30mi

4、n。适用于肢体萎软乏力、麻木等,严禁直接刺激痉挛肌肉。③拔罐疗法:遵医嘱选穴(肩髃、肩髎、曲池、足三里、委中),每日1次,留罐5~10min。适用于肢体萎缩、关节疼痛。④艾灸治疗:遵医嘱取穴(肩井、曲池、合谷、外关、委中、昆仑)。⑤穴位拍打:遵医嘱用穴位拍打棒循患肢手阳明大肠经(上肢段)、足阳明胃经(下肢段)轻轻拍打,每日2次,每次30min。有下肢静脉血栓者禁用,防止栓子脱落,造成其他组织器官血管栓塞。  1.3.1.2舌强语謇①建立护患交流板,与患者达到良好沟通,从患者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可与患者共同协调设定一种表达需求的方法。无法用手势及语言表达的患者可利用物品或自

5、制卡片,对于无书写障碍的失语患者可借助文字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患者及亲属双方的要求。  ②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再做舌部训练,还有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叩齿等动作。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常州雅思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③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与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  1.3.1.3吞咽困难①对轻度吞咽障碍患者,以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为主。②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接训练为主,主要包括增强口面部肌群运动、舌体

6、运动和下颌骨的张合运动,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③有吸入性肺炎风险患者,给予鼻饲饮食。  1.3.1.4便秘①气虚血瘀型患者大多为慢传输型便秘,可教会患者或家属用双手沿脐周顺时针按摩,每次20~30周,每日2~3次,促进肠蠕动。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在1500mL以上;养成每日清晨定时排便的习惯,克服长时间如厕,忌努挣。③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④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穴位按摩: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耳穴贴压:遵医嘱取主穴耳大肠、直肠、三焦、脾、皮质下;配穴:小肠、

7、肺。艾条温和灸:脾弱气虚者选穴脾俞、气海、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肠道气秘者选穴太冲、大敦、大都、支沟、天枢;脾肾阳虚者选穴肾俞、大钟、关元、承山、太溪。于腹部施回旋灸,每次20min。葱白敷脐(行气通腑):取适量青葱洗净沥干,用葱白,加适量食盐,置于研钵内捣烂成糊状后敷贴于脐周,厚薄约0.2~0.3cm,外用医用胶贴包裹,用纱布固定,每日1~2次,每次1~2h。必要时遵医嘱番泻叶泡水顿服,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型患者不适用。  1.3.1.5二便失禁①观察排便次数、量、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尿液的色、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