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

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

ID:9425332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_第1页
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_第2页
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_第3页
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_第4页
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络病理论认识老年病病机  老年病是指老年期(≥60岁)的特发疾病和常见疾病,实际包括老年期和老年前期(45~59岁)之间的疾病,其发生与老年人的衰老体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年老之人,脏腑功能易损,生理机能低下,均是疾病发生的诱因,即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人口老龄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防治老年病的研究也日益变得重要,根据老年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特点,从络病理论的角度,剖析两者之间的关联,为老年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络病理论的内涵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经典理论,高度概括了慢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

2、及规律。络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状态,并且是促使疾病发展加重的致病因素[1].《灵枢脉度》载: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络脉具有贯通营卫、环流经气、渗灌血气、互化津血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2],是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和通道。络脉是循环中的最小功能单位,现代医学[3]中的微循环与中医络病理论的孙络具有诸多类似之处,其都是循环的通路、物质交换的场所。由此推断,络病的西医学概念可能与微循环障碍、微小血管病变等有关。吴以岭[4]教授认为络病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三大特点。  2老年病与络病的相关性  广义上讲,络脉分为运行经气的

3、气络与运行血液的脉络,有学者[5]认为,络脉之血络相当于西医的血液微循环系统,络脉的渗灌气血、濡养组织以及津血互化作用与微循环的生理功能极其相似。众所周知,老年患者多存在广泛的微血管循环障碍,络病学说和老年病的现代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养老奉亲书》认为人进入老年以后,气血渐衰,体质上五脏衰弱,肠胃虚薄;心理上常形体虽衰,心亦自壮.络脉中的气滞、痰凝、血瘀是络病的基本病理变化[6],络病是一组虚实夹杂的证候,本质上却为正虚,这与老年病的病理特点不谋而合。在老年阶段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主要都是在络脉瘀阻、久病不愈

4、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7].络病是[8]多种慢性常见病的基础病变和共同归宿,作为机体内外联络的桥梁,任何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在络脉上打下一定的烙印,临床所见老年疾病多是沉苛痼疾,非一日所成,久病入络,亦不会例外。年老体虚,新陈代谢功能减退,染邪机会增多,而且缠绵难愈,容易形成络病,且络脉细小,容易受邪,气血阴阳容易失去平衡。笔者认为从络病学说的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揭示老年病的共同的病理机制,为老年病异病同治找出理论依据,也有助于深化对络病学说的理解。  2.1病机特点的相关性  2.1.1脏腑衰退:祖国传统医学[9]中关于老年疾病发病学的观点是:阴阳失

5、调,气血不足,脏腑衰退。叶天士指出:花甲以外年岁,到底下元衰矣。高年下焦根蒂已虚.脏腑老化,功能衰退是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刘完素所说老而衰、衰而受邪大致囊括了老年期的生理特点及发病机制。只有先天肾脏精气充盛,后天脾胃运化正常,五脏六腑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机体才能健康长寿。反之,先后天脏腑功能衰退,日久必会导致气血亏虚之证,使血络空虚,气血无以流通,营卫不能贯通,机体阴阳失调,疾病由是而生。  2.1.2痰瘀互阻:老年阶段,气血量随着脏腑功能的衰退而减少,运行气血的通路经隧因不能得到充足的能量供给而气滞、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应由

6、而生,日久闭滞不畅,则络脉瘀滞,久而影响脏腑和组织,发生脏腑组织病变。叶氏在《外感温热篇》中曾言:平素心虚有痰,外邪一陷,里络就闭。年老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如水逆行,洪水泛滥而为痰《医贯痰论》。痰有易聚易行的特征,随气血的运行内到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可伤阳从寒化,又可挟热从燥化成毒邪,痰阻滞气机,伤及脉络易聚成形。《局方发挥》中讲到气积成痰而发病时,言其或半月或一月,前证复作,指出了痰病具有缠绵难愈,易于复发,致病变幻多端之特点。血瘀可谓是老年病的又一病理基础。  老年人常因为年老体弱,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或多故谘煎背执,等闲喜怒,情志不畅

7、而气滞,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或内外诸邪与血相结胶着均可导致血瘀形成。刘完素所说:五十岁到七十岁者,和气如秋,精耗血衰,血气凝涩《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清代徐大椿也说:盖老年气血不甚流利《慎疾刍言》。《临证指南医案》有久病在络,气血皆窒,血流之中,必有瘀滞,故致病情缠绵不去的论述,强调络病中瘀的存在。痰浊或瘀血:痰瘀祛,经络通,则脏气和调,气血畅达,正气易复,邪气易去。  2.2临床特点的相关性  临床可见,老年病[10]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病因多样不明显,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等,虽然少见络脉特征性症状,如出血、癥瘕、疼痛等,但这恰恰是老

8、年期络脉症状被肾虚、痰瘀机制掩盖的结果。  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