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

ID:9425559

大小:65.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_第1页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_第2页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_第3页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_第4页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端木霞肖秀娟(山东省郓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郓城274700【】R969.2【】B【】1007-8231(2011)06-0040-02中两药的相互作用是指中药(单味药、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剂)与丙药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予途径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中药、丙药或两者)作用与效应的变化。综观中丙药联用的现状与历史回顾,中丙药是柄双刃剑,中、丙药联合应用得当,可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或毒性降低,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从而收到较好疗效。但是,由于中丙药物木身的特

2、点,若应用不合理,则可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对患者造成危害,甚至致人死亡。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人的关注。目前随着中两医结合事业的兴起,医务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中药与丙药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才能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中药与丙药的优点,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因此,探讨中丙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木文就中丙药联用的理论基础、中丙药联用的

3、利弊、中两药配药禁忌、中丙药联合应用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近况作一分析。1中两药物联用的理论基础中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它以中国传统医药学观点和理论表述其药物特性,根据药物的性能组合成为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特色和优势在于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因此,中药最木质的特点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两药是以两医理论为指导的,以分析手段探询发病机制、了解病情、指导诊治用药,并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或抑制器官异常功能,或补充匮乏物质。其指导思想、投药操作、乃至实际效果,都是单向性、对抗性的。丙药多为化学单体,组

4、成成分明确,作用靶点具有专一性和针对性,其作用机理相对中药比较清楚,疗效评价体系比较容易明确。而中药的优势在于苏多活性成分发挥药效作用,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多效性和整体的调节作用。因为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利用其两者优势,互补互用,相得益彰。中西药物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合用变得复杂,因此,中西药的合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以单一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把“中药西药化”单纯运用西药药理学理论或者把“西药中药化”,依据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联用,这都是不妥的。如近年来开发出来的野菊花栓对慢性盆腔炎的有效率达

5、84%,西药仅为75%,双黄连粉针剂对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疗效相当,如果按照现代医药学对抗感染药物的要求,野菊花、黄芩、连翘等提取物的体外抑菌结果来看,对致病菌虽然具冇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低的几乎没有临床应用价值[1],由此可见中药和西药有着不同特性,不可一并而论。2中西药联用的利弊2.1中西药联用的利2.1.1可增加疗效,药物相同,服法不同疗效迥异。如香连丸与四环素、痢特灵、氟嗪酸等联用,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冇协同作用,达美康与黄芪、地骨皮、知母、党参、鬼箭羽、葛根等联用,能够增强降

6、糖效果,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1.2减轻药物毒副作用。中医扶正方药与西药放、化疗药物配伍,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耐受力,又可扶助杀死大量癌细胞。临床常用人参汤、十全大补丸、小柴胡汤可抑制丝裂霉素C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和体重减轻的副作用等。2.1.3协同作用。许多中西药联用后能使疗效提高,呈现协同作用。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已制成复方胃谷胺;甘草与氢化考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火活,

7、使其在血中浓度升高。2.2中西药联用的弊2.2.1拮抗作用。中西药物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药效降低,如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制剂(复方川W精、复方枇杷糖浆)不能与降压药联用,会使降压药疗效降低。甘草、鹿茸具冇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冇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等各种生糖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从而减弱胰岛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降糖药的疗效[2]。2.2.2发生理化反应降低疗效。在中西药联用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理化反应,降低药物活性,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减少有效

8、成分的含量,降低疗效,如临床常见中西药物(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于输液瓶中或同一注射器内时,中西药物之间或中西药物与液体之间可发生物理或化学性的配伍禁忌,而出现浑浊、沉淀、变色、变质等改变等。2.2.3产生有毒化合物。如含砷的中药(如雄黄、信石等)及其制剂(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清热解毒丸等)与硝酸盐、硫酸盐同服,因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同服后胃液内产生少量的硝酸或硫酸,使雄黄所含硫化砷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毒性增加,长期应用可引起砷中毒;其次,朱砂(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