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

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

ID:9436093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1页
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2页
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3页
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4页
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诊断学论文  文献资料是学科学术动态最真实的反应,而中医文献则是反应中医发展和进步的最真实的一面镜子。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发扬离不开中医文献,因此要了解中医诊断学科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首先要从其相关的文献分析入手。我国现行出版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中医药类杂志主要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和《中医杂志》等。以上三种刊物创刊时间较早,其被引用频次均居于排行榜前列,被国外多种检索机构收录,可信度较高。  而且这三种刊物所刊载的中医诊断类相关文献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本文选择此三种刊物,拟

2、对此三种刊物近10年来所刊载的有关中医诊断学的学术论文进行计算及检索,并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以此了解近10年来中医诊断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从中得到启迪。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研究以2005-2015年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和《中医杂志》(含增刊)各卷期作为统计资料。  1.2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按照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以上三种刊物近10年所刊载文献进行逐篇检索。计量学指标主要包括:(1)文献总篇数:剔除信息类文献如关于举办第二期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提高班和广告等内容后,得到的各期文献总篇数。(2)中医诊断

3、文献篇数:参照《中医诊断学》[1]的内容,摘录三种刊物中刊载中医诊断文献及篇数。(3)中医诊断文献分类:根据文献报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将所摘录的文献分为临床研究、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四大类。  1.2.1文献分类标准(1)理论探讨类文献:主要分布在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思路与方法等相关栏目,其内容主要以理论性研究和讨论为主的文献,如:论脉象与位、数、形、势的关系[2]和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体系思路的探讨[3].(2)临床研究类文献:主要是指以人为研究对象,对疾病的证候类型、证素、四诊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文献,例如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证候特点分

4、析[4],此类文献主要分布于临床研究和临床报道等栏目下。(3)实验研究类文献:主要包括以动物、组织和细胞为研究对象,对证候模型、证候生物学基础等进行研究的文献,也包括与四诊仪器的研发相关的文献。此类文献主要分布在实验研究证的研究和研究动态等相关栏目之下。题如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外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的调节作用[5]和可见光光谱用于表寒里热证舌诊的快速分类[6]等。(4)文献研究类文献:主要包括对中医诊断历代古籍和现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分布在文献研究论着和综述等相关栏目,如基于文献研究的肝郁脾虚证临床诊治规律探析[7]. 

5、 1.3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和文献分类录入EXCEL,并导入至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GraphPadPrism5软件作曲线图。  2结果。  2.1概况分析统计近10年来三种刊物共31卷,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和《中华中医药杂志》10年均为月刊,而《中医杂志》2005-2010年为月刊,2011年改为双月刊,加上各增刊后,三种刊物合计共421期。如表1所示,三类刊物10年来所刊文献总量为19253篇,其中中医诊断研究相关的文献共1117篇,占5.8%.(见表1)  2.2四类中诊文献结构比分析在1117片中医诊断研究相关文献中,其中临

6、床研究相关文献所占比例最高占57.6%,其次为理论探讨类文献占21.5%和实验研究相关文献占13.2%,而文献研究类的比例不足10%.其中《中华中医药杂志》所刊载的中诊相关研究类文献占三刊之首,占中诊文献量的48.2%,其后依次为《中医杂志》占32.1%和《中国中西医杂志》占19.7%.(见表2)  2.3中医诊断研究近十年研究动态和走向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类文献发表数量波动幅度较大,其中实验类文献发表最多的年份为2011年30篇是最少为2005年4篇的7.5倍。而文献研究类文献发表最多的年份为2012年21篇是2005年2篇的10

7、.5倍。临床类文献刊载量有一定的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且呈现一定的稳定增长趋势,而理论探讨类文献每年刊载量较平稳在14~40篇之间上下浮动。(见图1)共2页:12  3讨论。  3.1中医诊断研究相关文献总量偏低原因分析从对三类期刊中四类中医诊断研究相关文献数量和分布统计结果来看,中医诊断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布栏目较广,但所占文献量比例较低,只占到文献总量的5.8%,这种低比例情况的出现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相关。首先,此结果确实说明了中医诊断相关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很多研究例如动物证候模型的研制,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虽然进行了

8、很多尝试,但还是未取得阶段性进展,又如四诊仪器的研发虽然一部分已投入临床,但是使用率却很低,所以中医诊断学相关研究领域仍然有很未知理论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