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

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

ID:944404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1

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_第1页
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_第2页
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_第3页
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_第4页
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模型  1、引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之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片面单一的经济发展观已落伍,如何协调发展及处理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能否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研究成果以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度定量分析为主,如杨士弘以广州为例,对其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预测研究,吴跃明等的研究成果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环境和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冯玉广等的研究成果为建立了区

2、域可持续发展的差别模型,定量分析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标准,张晓东等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尹海伟,孔繁花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对其19942001年期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纵向评价,仇方道、顾云海对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作用机制的分析。另外,国外学者也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以不同视角和切入点对区域经济环境发展状况进行探究。  目前,对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内陆城市,很少有关沿海地区经济与水环境发展协调性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

3、发,应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现状进行量化评价,分析不同城市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的类型,为正确认识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对辽宁省环渤海地区水环境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2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系统。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协调发展状况,应该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等原则,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2.1指标选择  基于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的自身发展特点,根据

4、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等要求,从经济实力、生活水平、水环境建设等方面选取10项指标,建立辽宁省环渤海城市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社会经济指标由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比例,GDP年增长率5项指标组成;水环境生态指标由万元GDPCOD排放强度、万元GDP氨氮放强度、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5项指标组成。  数据主要于辽宁省环境污染普查、《2011年辽宁省统计年鉴》等。  2.

5、2评价标准  采用辽宁省环渤海5市的平均发展水平及生态市建设相应指标作为经济发展评价标准;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的相应值等作为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  2.3数据处理  为使指标具有可比性,需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对于正效指标,标准化公式为(1);对于负效指标标准化公式为(2)。   2.4权重确定  在所列举出的各项指标中,各要素对该地区的协调发展贡献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必须确定各项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即权重。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本此研究选取的是使用SPSS11

6、.0统计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值(见表1)。    3、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3.1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  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是定量地描述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程度。根据定义,设x1、x2、xm为m个描述区域经济的指标,设y1、y2、yn为n个描述生态环境的指标,因而建立社会经济发展f(x)和生态环境发展g(y)质量指数:  其中:和分别为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中各指标的权重值,Xij和Yij分别为该区域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的标准化值。显然,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

7、展主要表现为f(x)与g(y)的离差,两者离差越小,表示两者越协调,反之则越不协调。由此,得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模型(K为调节系数,取K=2):   但是,协调度只能反映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程度,不能反映出区域经济和环境发展的整体水平。所以,引入协调发展度D,度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    其中,T为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鉴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同等重要,所以取α、β权重相等,各为0.5。  3.2协调发展度的分

8、类体系及判别标准  依据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分为协调发展类、过渡类、失调类三类7个层次,再按照经济和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f(x)与g(y)的关系分为21种基本类型。    4、辽宁省环渤海地区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按照公式(1)、(2),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然后按照公式(3)、(4)分别计算出辽宁省环渤海5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指数f(x)值和水生态环境发展质量指数g(y)值,再根据公式(5)计算出辽宁省环渤海5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