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

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

ID:946161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_第1页
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_第2页
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_第3页
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环境哲学思想探究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正确科学客观对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业文明发展到现在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它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早在

2、几千年前,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在几千年的不断继承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知识财富,影响着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思想观点,他们在朴素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思想体系中,提出了天人合一、仁爱万物、道法自然、万物平等、和为贵、万物莫不有等哲学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哲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是儒家环境哲学的思想基础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的深刻表

3、述.从儒家庞大的思想体系来看,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中国哲学的主干,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中人生的理想和最高境界,亦是中国哲学中的主导哲学思想.虽然道家也表述天人合一思想,但从起源和发展的影响力来看,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贡献最大,也最重要.  孔子及其弟子所着述的《论语》一书中,孔子直接讲天的地方有19处之多.天在其每个出处中都有其本身的内涵,通过对其总结归纳,孔子及其弟子所指的天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意志之天,如《论语雍也》中: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八佾》中说:获罪于

4、天,无所祷也;《论语先进》中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二是运命之天.如《论语颜渊》中说: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三是自然之天.如《论语阳货》中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是义理之天.如《论语公冶长》中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行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与人的关系,他在《孟子离娄篇》中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也.是故诚者,天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使自己诚心诚意有方法,如果不

5、明白什么是善的行为,也就不会使自己诚心诚意了.所以,诚是天道,追求诚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孟子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思诚就是求诚以合乎诚的境界,即人之道,因而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  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次明确提出人与人合而为一.他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说: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到了宋代,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他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任何

6、万物是天地所生,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气,构成人与万物的形体,统帅气的变化的本性,也就是万物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同伴.人只是天地中的一物,因而从天的本性来看,儒家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虽然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合一有不同的认知和阐释,形成了不同学派,但大家普遍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人与自然和和谐共生.  (二)道法自然是道家的自然思想基础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是天地生成的,人是自然中的一个部分,人和万物要和谐相处.因此,他以道为根本,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他在其着述

7、的《道德经》中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德是道的成果,道所创造的万物.作为老子形而上学的道,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仅产生万物,而且也是万物得以生存、存在的基础和保证,这就是为什么说老子所推崇的道既是生成论上的又是本体论上的.  庄子也以道为原则,阐述了天人一体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据来自《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看来,顺从自然而运行就是天乐,贵在无为.顺乎自然仿效天地而行,遵循天道和天德而进取,使万物复归自然,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们所津津乐道

8、的盛世太平,这是古代先贤认为治世的最高境界和最高价值观.因而,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基本哲学思想.  二、仁爱万物、万物平等是生态文明的基本伦理思想  (一)仁爱万物是儒家环境哲学的伦理思想  孔子以仁为其思想的核心,他在《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意思是说不求仁德的人不可能久处贫困,也不可能久处安乐.有仁德的人会自觉安处仁道,有智慧的人懂得行仁可以受益.虽然孔子的仁是关乎人际道德的理论,但是从爱人扩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