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ID:946945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在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已经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计划的三个原则之一便是合作。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到9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的“合作教学论”涉及的则是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立体互动合作,即全员合作。《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

3、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皮亚杰认为,对于智慧发展来说,儿童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

4、,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在教材里就有许多可以发掘的情境。例如我在

5、教学数学第五册“二步应用题”时,出示:花店里有各种花,郁金香每支6元、康乃謦每支4元,大花惠兰每支5元……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陈老师想买40元左右的一束花,你能为陈老师设计一下该买哪几种花,各买几支吗?”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发探究思维和合作的实际情境。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设计出本组的配花方案,“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案又多又好”。这一来极大地激发起同学们的小组合作的兴趣,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连平常不爱表现的孩子也一样积极地设计出各种方案,最后,推出本组的最佳方案参加全班交流。又如我在教学《统计的

6、初步知识》时,是这样设计的:请大家统计一下1分钟内经过我们校门口公路上各种车辆的情况。播放录象,1分钟内经过校门口公路的各种车辆。然后提问:请把统计的结果汇报一下。全班学生都没有统计好。就问为什么来不及完成?学生说,放得太快了,能不能再播放一遍。我就重新播放这段录像。再提问:誰来把统计的结果汇报一下。同学们还是没有完成。哪怎么办呢?能不能想想办法?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商量,4人小组合作,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情况。我再重新播放这段录像。现在能汇报一下结果了吗?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后回答:1分钟内经过我们校门口公路的轿车

7、有13辆,公共汽车是6辆,三轮车是9辆,卡车是14辆。为什么前面二次都没有记下来,这次这么快能记下来?你是怎样记录下来的呢?学生就回答,我们是四人小组合作统计出的,一人记录轿车的辆数,一人记录公共汽车的辆数,一人记录三轮车的辆数,一人记录卡车的辆数。在这里,我并没有花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在记录过程中,学生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使小组合作成为学生的需要。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

8、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探究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营造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这样从而使蕴含在情境中让学生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