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

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

ID:9469680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_第1页
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_第2页
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  寻常型痤疮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高发病之一。该病多发在面部,容易遗留瘢痕,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学习和生活。2011-102012-10,我们应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35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以探讨寻常型痤疮的中医体质基础,为其治疗探索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皮肤病学》确诊。  1.1.2纳入标准符合寻常型痤疮诊断标准;患者神志清楚,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对调查知情同意。1.1.

2、3排除标准除外严重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2一般资料    全部356例均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男163例,女193例;年龄15~41岁,平均(22.1±4.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4±1.8)年。    1.3方法    1.3.1临床特征调查采用统一设计的临床特征登记表对患者进行问诊及皮肤科专科检查。问诊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皮肤科专科检查包括皮损部位、数目、累积面积、性质。其中面部分区以两瞳孔连线、鼻下缘为横线,将面部分为上、中、下3区;再

3、沿两瞳孔纵向将中区分为3区,共将面部分为上、中、下、左、右5区。  1.3.2中医体质类型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方法,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个问题分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原始分一条目数)/(条目数4)]100。判定标准: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平和质转化分数≥60分,并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数均<30分,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数≥60分,并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数均<40分,判定为基本是;不满足上述条件者均判定为否。偏颇

4、体质转化分数≥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分类指标采用例数、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35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表1】    由表1可见,寻常型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湿热质最高,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  2.235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中医体质性别情况见表2。【表2】    由表2可见,

5、平和质,偏颇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较男性偏颇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及特禀质(P<0.05)。  2.3中医体质类型与皮损部位关系见表3。【表3】    由表3可见,面部寻常型痤疮皮损分布具有对称性,少见左脸颊或右脸颊单独出现,故统计中将左、右两区域合并。皮损以上部为主受累者偏颇为痰湿质增加;皮损以中部为主受累者偏颇为湿热质、瘀血质增加;皮损以左右为主受累者偏颇为气郁质、瘀血质增加;皮损以下部为主受累者偏颇为阴虚质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寻常

6、型痤疮患者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比例最大。湿热质是以湿热证临床表现为主、患病后以缠绵难愈为特点,发生相关疾病的一种体质类型。饮食失节,特别是膏粱厚味酿积及嗜酒无度,容易导致机体脾胃受伤,湿热内生,从而形成湿热体质。《外科启玄》载:致生粉刺,盖受湿热也。中医学认为,膏粱之人饮食不节,常食辛辣油腻之品,生湿生热结于肠胃,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湿热上蒸于肺胃而致肺胃血热,郁于肌肤而生痤疮。  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寻常型痤疮的形成与湿热体质有关。  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分析显示,在偏颇体质中,女性瘀血质、阳虚质、气郁质明显多于男性。女子的生理特点

7、是以血为本,所以瘀血质多见。从女性的心理特征来看,女性性格偏于内向者较多,多愁善感,感情细腻,容易被七情所伤,产生气机郁滞,从而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容易出现气郁质。女性阳虚质高于男性,符合中医学对男女体质差异的认识,正如宋朱肱《类证活人书》曰:男子阳多而阴少。  丁康钰等报道寻常型痤疮的病因主要为风、湿、热,如《素问刺热》谓: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阐明了诊断内脏热病观察面部的规律,不但热病如此,寻常型痤疮亦可以此为诊断依据之一。本研究发现,皮损以左右为主受累者偏颇为气郁质、瘀血质的

8、百分比增加,皮损以中部为主受累者偏颇为湿热质的百分比增加,皮损以下部为主受累者偏颇为阴虚质的百分比增加。这与李灿东等报道皮损在左右,病位以肝肺为主(其中又以肝占绝大多数);皮损在中,病位以脾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