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ID:9476940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1

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_第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文章摘要:1.从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数学课的特点、有关指导文件等三方面阐述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及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兼谈德育目标)3.德育渗透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教辅材料不充饥教学活动过程中三方面渗透)4.德育渗透的主要原则是:适时、适当、适量。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的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

2、要的也是可行的。2001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的新课标对此也有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数学家,但数学教学却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数学的思维风格向来以辩证、清晰、简约、深刻著称,因之,从提高思维素养方面来说,数学对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当然,教学内容及数学活动过程,为德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另外,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素质构成大体可分为基础层次、智

3、利层次和伦理道德层次,其中伦理道德层次是人才素质的最高层次,对个人来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的出发点,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智慧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党和人民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省哈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军队中学生德育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及渠道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的发展

4、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及所处的青春期阶段特点,在初中阶段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下德育内容:1.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加强基层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还应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让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民族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民主法制教育;2.个性品质的培养: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严格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朴实是一个数学家最基本

5、的科学态度。数学学习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结果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更不允许有任何夸张。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任何修饰性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数学的一个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生活中,浮夸之风、华而不实之士大有人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精神的培养、加强德育的渗透将有助于纠正这种不正之风。3.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数学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与实践。让学生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

6、观点的教育。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勤奋、自强;开拓创新;宽容、谦恭等良好的品质,鉴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教育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地势较,切忌形式主义,牵强附会,要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有机的渗透,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参考书籍:《初中数学教学大纲》2000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1983克鲁捷茨基上海教育出版社《数学教育学概论》曹

7、才翰等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2001.7北师大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