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

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

ID:9479035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_第1页
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_第2页
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_第3页
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_第4页
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洋通景画对清三代通景粉彩瓷绘的影响  0引言  在我国传统陶瓷装饰绘画发展历史上,清三代是一个重要发展及变革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视域等因素的影响,这一阶段产生了历代未曾出现的文化冲突局面。一方面,古典和传统的工艺技法及审美思想在其中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而另一方面,来自宫廷、民间、民族乃至西方异域文化的冲击,对其艺术形态及发展面貌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由此,各种新型文化元素及表现形式牵制着这一时期的各种文艺流派的发展,譬如西方油画、珐琅彩等等。同时,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以及清代宫廷画院及官窑制度的驱使下,西方的诸多表现形式及特征被广泛运用于瓷器的装饰绘画中。其中,

2、焦点透视技法便是通过这一渠道引入当时的粉彩图式中的。  在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西方油画,另一类则是游离于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西洋通景画。而这两种表现形式均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于清中期的粉彩装饰绘画中。  1西洋通景画及其在我国的传入  简单的来说,所谓通景画指的就是运用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法而绘制的大型壁画。从分布来看,通景画多用于建筑室内的墙体装饰上,包括墙壁四周的全景画,天花板的穹顶画(天顶画)。这些绘画装饰样式最初多见于西方的教堂及皇室贵族建筑中。通景画最初流行于西方,后于清中期经传教士引入中国,并深受帝王喜爱。  于是逐渐在清代帝王贵族的寝宫、园林等处得

3、以沿用。典型的如紫禁城倦勤斋内部墙体及顶部的装饰样式(如图1所示),这套通景装饰结构十分注重整体结构及格调的一致性。顶部装饰成藤萝架,上有蓝紫色花枝藤蔓迂回攀沿,每一朵花皆俯仰有势,光影明暗的机理效果极富立体感,置身其中,仿佛触手可及;在环境氛围的布置上,极富创造力,透过曲曲折折的花枝,蔚蓝的天空投射出温婉的和润感,将有限的室内空间延伸至自然天地之间,引发无限遐思。西洋通景画在我国的传入主要归功于意大利传教士、清代西洋宫廷画家郎世宁。他来到中国以后,便大力推崇和发扬透视画法,首先是将其运用于当时的宫廷园林的室内装饰绘画中。而后来透视画法在粉彩瓷绘上的体现,也吸收借鉴了通景画的部

4、分形式法则,由此使得透视画法成为清代粉彩中重要形式之一。  2西洋通景画技法在清三代通景粉彩中的体现  西洋通景画能够在有限的平面二维空间内展现远视距的延伸性事物,这给了当时的瓷上装饰绘画以重要启发。其中,通景粉彩便吸收了其表现手法中的诸多形态。  通景粉彩之所以产生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装饰手法,这是由其工艺特性及审美观念决定的。粉彩最初的工艺特点就是精微细腻,以繁复的手法来表现笔法和工艺的精妙绝伦,尤其是乾隆粉彩,更是以华美的釉色、细腻的笔触来产生令人惊叹的表现效果的。这种精微、细腻反映在审美追求上亦是一种对真实感的追求。而当西洋通景画运用于粉彩绘画装饰之后,这种真实感被另一种更

5、深层意义上的生动表现而代替,无论是表现人还是景,均体现出工艺性与审美追求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景粉彩实则表现了西洋通景画的另一种形式,而西洋通景画则在审美意义上赋予了粉彩工艺一种全新的题材,且二者的结合是一种文化交叉融合的过程。  2.1建筑绘画的构图特征  从清中期粉彩的构图形式法则来看,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古典主义传统装饰美学的形式和理念,同时也具有一定西洋绘画中的构图特征。其不局限于特定的环境、场合、季节与角度,而是根据意境表达的需要,打破时间、空间、透视、比例等的限制,自由灵活的处理画面结构。而在这一时期的通景粉彩上,却能够看到另一番景象,即其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建

6、筑学结构特征。譬如,在画面中,常常以建筑作为画面的框架结构,且其中的人物故事场景也依照建筑厅堂、走廊等走向而依次分布(如图2)。通景粉彩的上述绘画装饰表现,恰是将西洋通景装饰与建筑结构本身联系到一起。  具体来看,清三代通景粉彩主要包括三种构图方式。  第一种,单层建筑式。整体以单层建筑为框架结构,人物等场景表现居于其中,一般呈俯视角度,采用近大远小的构图手法。整个框架依照器型的走势布满画面,边缘处以各种传统纹饰进行辅助装饰。场景中的人物在排列方式上都极力凸显立体的表现形态,整体表现出开阔的建筑空间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第二种,双层建筑式。这是一种分层呈现的建筑学画面结构,

7、一般分上下两层,表现出一前一后的双层院落布局特点。同样采取近大远小的排布规则,人物场景居于其中。而远处则往往有远山出现,且花草、树木、山石清晰可辨。这种布局特点同样依照器型的结构进行承上启下,由远及近的画面排布特征予以展现。第三种,廊腰缦回式。这种构图方式具有明显的S型构图的特点,整体呈现蜿蜒曲折的构图特征。在构图技巧上较之前两者更为精妙,建筑的框架结构同时展现出厅堂、走廊的布局,其中的人物也错落分布。在画面的细节表现上与前二者是一致的。  2.2焦点透视法的笔法特征  所谓中心透视法(焦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