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ID:9481068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1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1页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2页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3页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4页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肾阳虚证补肾中药  肾阳主导一身之阳气,火衰其本则肾阳虚之证迭出,因此肾阳虚的本质一直是中医研究的重点[1]。自1959年始至今对肾阳虚证的研究已近50年了[2],现已知道肾阳虚的发病环节为下丘脑-垂体所辖的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这三条轴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胸腺(HPAT)受抑制,从而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功能改变。通过温补肾阳药物的“以药测证”及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已确定肾阳虚的发病环节在下丘脑(或更高中枢)[3]。本文仅就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作一综

2、述。  1肾阳虚证辨证因子、辨证分型及其给药  为探讨肾阳虚证辨证客观量化指标,据古今文献及各种辨证指标制定了肾阳虚证辨证因子评分表。通过对300例肾阳虚证患者的调查验证,结果表明,辨证因子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畏寒(89.66%)、肢冷(83.66%)、夜尿(76.66%)、腰背发冷(75.33%)、口淡无味(71.00%)、精神萎靡(62.33%)、尺脉不足(61.33%)、腰膝酸痛(61.33%)、头晕目眩(61.00%)等。经聚类分析,肾阳虚主证有三大类,(1)脉象类:脉无力、尺脉不足、沉脉、迟脉;(2)舌象类:舌质淡肿、苔白滑;(3)畏寒、腰背发冷、腰膝酸痛。调

3、查还显示:肾阳虚证的主症、舌象、脉象及水液代谢失调等辨证因子出现频率较高,而生殖失常的辨证因子(如性欲减退、遗精、阳痿、早泄、阴冷)出现频率较低[4]。肾阳虚主证表现于机体各部失于温煦,并伴有各脏腑及生殖功能减退,水液代谢失调等方面异常的证候,故肾阳虚证还有一些常见的兼证。肾阳虚证分型及其对证药物有:肾阳虚、阴寒内盛证,治以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温阳散寒;肾阳虚兼经脉不通证,治以附子汤(附子、人参、茯苓、白芍、白术),温经散寒止痛,此以女子多见。肾阳虚兼脾失温运证,治以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补肾暖脾,固肠止泄;肾阳虚兼水饮泛滥证,

4、治以真武汤(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温阳化气利水;肾阳虚、命门火衰证,治以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附子),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肾阳虚兼肾阴不足、水气不化证,治以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茯苓、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补肾助阳益阴,化气行水[5]。根据《黄帝内经》“择时服药”理论及现代时间生物学原理,对180例肾阳虚患者采用卯时(上午5~7时)和酉时(下午17~19时)服用补肾阳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服药4周后,治疗组(给予补肾汤每日卯时服用、1剂/d)、对照A组(给予金匮肾气丸9g/次、2次/d)、对照B组

5、(给予补肾汤每日酉时服用、日1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6.7%和86.7%,显效率分别为61.75%、33.3%和43.3%。上述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这说明卯时用药效果最好[6],由于辰时服补阳药能借助人体阳气的欲盛之势(现代研究证实人体睾酮水平的高峰出现在早晨8时[7]),充分发挥药物的效能,可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2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进而引起器质性病变,这是激素的严重副作用。临床以滋阴降火和温补肾阳中药保护肾上腺皮质、拮抗外源性激素

6、的反馈抑制作用。如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减少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的副作用,增加疗效。对10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激素和补肾中药的治疗表明,以中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可减少激素对淋巴组织的抑制作用,减少感染[8]。另外,将单纯性肾病综合征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激素,试验组激素治疗并同时加服滋阴降火和温补肾阳中药,中药一直用至激素停药后3个月。结果显示,大剂量泼尼松使肾上腺功能受抑,而补肾中药对血浆皮质醇分泌无明显影响,当泼尼松减半后,血浆皮质醇呈上升趋势。说明补肾阳药有保护肾上腺皮质拮抗外源性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补肾中药对激素治疗无不良

7、影响[9]。肾阳虚患者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由于老年人的肾上腺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反应性降低,肾上腺重量减少,尿中17-酮皮质类固醇排泄量较青壮年低,说明衰老与内分泌功能及与中医的肾虚有密切关系[10]。  3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桥本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60例桥本甲状腺肿患者,其中25例单用优甲乐治疗作为对照组,35例小剂量优甲乐加用补肾中药作为观察组。以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变化来研究其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