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

ID:9483426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_第1页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_第2页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_第3页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_第4页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域广阔、气候多样、民族众多、风物奇致,是享誉世界的少数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强省.历经长期的发展,云南旅游几乎囊括了所有常见的旅游样式,大理、丽江等成熟开发的景区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式样,发展很快,表现出一定的资源潜力,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其长足的科学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政策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云南丰富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积淀为特色旅游业发

2、展指出了尊重自然规律、确立生态价值观、实现人类与环境的互利共生的生态化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学者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研究的理论视野尚不够开阔,结论也略显混乱,所以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1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生态资源的理论解读  1.1立足学理基础,梳理基本概念体系  关于体育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问题,前人已进行过广泛研究.于素梅将体育旅游资源界定为: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经科学合理的开发,凡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

3、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各种事物与因素的总和,是旅游资源与体育资源有机的完美结合,与一般旅游资源相比具有多样性、历史性、地域性、季节性、惊险性和体验性[1].该研究并没有对体育和旅游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朱红香对体育旅游的概念研究则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的特殊组合,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复合词,具有异质兼容性、功能独立性与延展性,应属于旅游学科[2].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融入旅游资源中,逐步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并在旅游中实现体育的功能的一种

4、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或社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  1.2结合云南特色,认识旅游资源类型  有研究认为,体育旅游资源一般可分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两大类型[3].在此基础上,结合云南特色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特征,还可以从其功能、地域特征、民族文化特性等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休闲娱乐、运动健身、观光体验、刺激探险等;从地域特征上可分为城市、城郊和乡村旅游;从民族文化特征上可分为:少数民族集聚区、杂居区.每大类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  另外,还可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级、分态系统,结合

5、景系、景类、景型特征,以景域、景段、景元三个空间尺度区分[4].分类的目的就是为多角度地认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现状,析出其生态文化元素,突出云南特色,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促进各因素科学整合,凸显云南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的魅力,使其有次序分层次地充分整合发挥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多重效应.  1.3依据地方实际,总结资源开发要素  旅游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大量旅客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会给地方的环境保护带来压力.鲍明晓等在对体育旅游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后认为,应从提高政策认识、建立合作机制、加强规划引导、

6、提升业态、创新旅游宣传形式等方面发展体育旅游[5].这些方面也应体现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尤其应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制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旅游景区开发的宗旨就是尽可能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环境代价的最小化,为争取更大效益,开发商会尽可能整合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旅游元素,逐步将景元联合起来形成景段,进而将景段联合形成旅游线路,增加游客的消费时间,也拉长了产业链.优待了旅客却使景区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加大,景区资源开发的后发优势不足,所以要求景区在立足经济性、科学性、人文性、持续性开发的基础上结合

7、人、文、环境等各种要素进行生态化开发.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的时代诉求  2.1依据各级政策,长期开展景区群众教育,优化体育旅游人文环境  景区群众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决定了景区品味,长期开展景区群众的教育意义重大.群众教育内容可分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四方面,即四群教育[6],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景区群众教育就是要引导群众科学解读国家政策,正确认识政策导向,结合地方资源优势,认识民族原始生态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价值,不断提升环境意识和民族文化自觉、自信,

8、自觉扞卫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爱护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民族体育文化滋养下的自身健康.在此基础上,从生态价值取向、生态知识、能力和生态道德行为三方面培养群众生态人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人化[7].长期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教育是避免景区乱象,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  2.2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