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

ID:9486511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_第1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_第2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_第3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是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是计算城乡收入比率。本文采用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相比计算了1978—2003年的城乡收入比率。如下表:城乡居民收入比年份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城乡收入比2.572.422.502.201.951.821.841.862.122.172.172.292.20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

2、99819992000200120022003城乡收入比2.402.582.802.862.712.512.472.512.652.792.903.113.24资料: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系根据有关资料计算;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以下特点:(1)收入差距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2002、2003年超过了3,2003年达到最高值3.24。我国的城乡差距在世

3、界上是最高的。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2)差距有阶段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在改革的初期阶段1978-1985年显著下降,从1978年的2.57下降到1985年的1.86,下降了27.6%,年均下降3.94%;1986-1994年比值呈上升趋势,一度处于较低差距的城乡收入又扩大到略高于1978年的水平,到1994年达到2.86;1995-1999年出现差距在较高水平上的轻微缩小,从2000年起收入差距又有所扩大,并在2003年达到最

4、高值3.24.。1978-1985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约比城镇居民快一倍,但1986-1996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农村居民快59%,1997-2003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以致一度缩小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扩大,并达到转型以来的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统计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较存在着缺陷,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统计上的缺陷。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在统计上存在较大程度的低估倾向,而农村居民收入的低估程度要小些。考虑到低估的因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将会高于本文所测算的差距。二

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经济转型期前,也就是1949-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处于很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国家推行了与比较优势相背离的不平均衡发展战略。为了实现工业化,只有牺牲农业,吸纳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为了使该战略得以维持又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制度,使城乡经济发展处于隔离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转型时期虽然国家在发展战略方面弱化了计划调节对农业的剥夺,但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还没有完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当然,我国实行的工业化目标和采用的手段具有必然性,是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规律的,

6、但这种发展战略不能长久实施下去,因为农业基础的弱化会对工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很多研究表明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城乡的比较生产力差别所产生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由此产生的发展战略是造成城乡生产力差别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1995年我国城乡的实际相对收入差别为3.02,其中由城乡之间的比较生产力差别决定的成份占75.2%(蔡继明1998)。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的研究表明1978-1993年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59.6%可以由二元经济结构的二元系数解释。我国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对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农业市

7、场化的改革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农业的支持体系,反过来阻碍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农村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制约因素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困难重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脆弱,粮食生产的自给率高、商品率低下。农户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农村金融市场的严重滞后限制了农户可贷资金。这些因素阻碍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采用,农产品结构得不到优化、产品质量低下,农户得自农业的收入上升幅度不大;(2)农业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家农业支持体系建立的滞后和不完善,使

8、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没有得到有效调节,农业的市场化深度和农业发展受到制约,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3)农户粮食自给率和商品率的动态可变性、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乏力(粮食储备资金),导致我国粮食市场出现周期性地买难卖难。粮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