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

ID:9496006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1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_第1页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_第2页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_第3页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_第4页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进展  1局部治疗  1.1单纯胸腔穿刺和置管引流充分引流胸液是有效治疗MPE的前提。单纯胸腔穿刺和插管引流的主要目的是暂时缓解呼吸困难和在药物注入前将胸液引流。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引流操作简易,创伤小,可持续缓慢引流,减少肺水肿等并发症;必要时可持续负压吸引,促进肺膨胀,使胸膜充分接触,黏连更加完全;可长期留置,故尤适合于门诊患者。但此法疗效有限,管腔较细易堵塞,且反复引流导致大量蛋白丢失,导致全身情况恶化,并增加气胸、胸腔感染和形成多房性积液的危险。  1.2胸腔内局部注药  1.2.1化疗药物胸腔内给药胸膜黏连术是有效

2、方法之一〔1〕。腔内化疗正是通过刺激胸膜造成化学性胸膜炎致胸膜黏连以及在腔内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腔内化疗一般选用可重复使用、局部刺激小、抗肿瘤活性好及腔内注药后曲线下面积(AUC)明显比其血浆AUC高的药物。目前使用较多的有顺铂、氟脲嘧啶、氮芥、噻替派、阿霉素、VP16及博莱霉素(BLM)、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等〔2〕。第三代铂类奥沙利铂(LOHP)的应用是一种新的选择。如病人的情况许可,也可采用胸腔和静脉双路化疗。腔内化疗可能会引起胸膜的广泛纤维化和黏连,还可能会造成部分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为此目前国内外均在尝试化疗

3、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特别是生物免疫治疗及热疗联合应用而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3〕。  1.2.2生物免疫治疗腔内注入生物调节剂,不需肝脏活化,不易透过胸腔屏障。因此,局部药物浓度高,且清除率低,使腔内药物能较长时间与肿瘤接触,通过细胞膜渗入细胞内杀伤肿瘤细胞,并发挥协同的抗癌作用〔4〕。(1)细胞因子类。①白细胞介素2(IL2)。IL2是T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和LAK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IL2注入胸膜腔还可以产生非特异性炎症,使胸膜增厚黏连,减少积液渗出〔5〕。文献报道IL2胸腔应用临床

4、有效率在90%左右〔6〕。不良反应主要为寒颤、发热、水钠潴留及流感样症状。②肿瘤坏死因子(TNF)、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NC)、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rhTNFNC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是TNF衍生物,在体内外均能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包括直接杀伤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肿瘤发生缺血坏死。疗效较野生型明显提高,副作用减低,并且进行胸腔内使用,毒副作用更轻〔7〕。不良反应主要有主要有一过性寒战、发热、轻度胸痛,均能耐受。③干扰素(INF)。IFN是一种较强的免疫调节剂,可对肿

5、瘤产生细胞毒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依赖抗体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效应。(2)免疫活性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能够清除手术及放化疗后体内微小残留病灶,甚至使部分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得到缓解。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特异性及细胞杀伤活性等已得到临床证实。Inoue等发现癌性积液中含有丰富的TIL,经体外培养、激活后对自体肿瘤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8〕。郝建峰等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和IL2联合诱导、活化恶性积液中的TIL,使其扩增倍数和杀伤活性更强;并且在治疗时亦加入一定剂量的IL2联合输注,收到较

6、好效果〔9〕。TIL可多途径回输,通常认为静脉输注最佳,无论采取何种途径,TIL都可移动到肿瘤部位,并在输注后聚集在肿瘤部位数天〔10〕。(3)生物反应调节剂。①短小棒状杆菌(CP)。CP是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显著的免疫刺激作用,促使MPE中的淋巴细胞生成,释放单核细胞活化因子,激活吞噬细胞,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胸腔内注入CP,通过刺激胸膜组织中大量的巨噬细胞,产生化学炎性反应而使胸膜快速黏连纤维化,有效率可达84%~90%〔11〕。②胞必佳(NCPE中的肿瘤细胞〔12〕。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胸痛,对症治疗可缓解,患者易耐受

7、,对肝肾功能无损害,无骨髓抑制〔13〕。④A群链球菌提取物,为B溶血性链球菌经青霉素处理制成的干粉针剂,是一组唯一经FDA认证的有强大免疫调节功能的微生物蛋白,代表药物OK432(国外),沙培林、力尔凡(国内)等。可能通过:刺激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诱发胸膜的黏连、或硬化,抑制胸水的储留;由于对淋巴系统的亲和力,加速淋巴管的引流作用;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及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合成;激活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细胞毒性细胞〔14〕。做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具有较好的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及直接杀伤肿瘤

8、细胞作用。文献报道沙培林治疗恶性胸液疗效为90%左右〔15〕。  其他还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假单胞菌注射液(PVI)、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